洗个衣服、洗个澡,竟然差点送命……
家,本应是安全的港湾
但一些不起眼的日常操作
却可能亲手埋下安全隐患
今天
让我们通过两个真实案例
深入了解家庭用电中的“隐形杀手”
——漏电
一颗钉子引发的“带电”风波
近日
十堰市擂鼓台小区的陈先生遭遇了一件怪事
家里的灯关不掉
触碰洗衣机时甚至有“打手”的麻痹感
情急之下
他拨通了国网十堰东风供电公司
二堰供电服务站的网格电话
了解用户诉求后
“电力侦探”火速上门
经过一番精密“诊断”
最终锁定了故障源头——
卫生间墙面上一枚不起眼的钉子

原来
陈先生此前为更换毛巾架
在卫生间打墙钉时
不慎将墙内的电线绝缘层钉破
导致火线与零线通过钉子短路放电
从而引发了洗衣机“打手”的现象
原本平常的操作
却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
一次不经意的钻孔、一颗随意钉入的钉子
都可能成为家庭安全的薄弱点
装修不当只是漏电隐患的冰山一角
长期使用、维护不善的电器设备
同样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
热水器漏电,悲剧时有发生
如果说陈先生的故事是有惊无险
那么下面的新闻
则为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据央视网报道
近日
海南乐东县一35岁女子
在家洗澡时
疑似因热水器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万幸的是
家人及时发现并立刻为她进行心肺复苏
随后紧急送医救治
医生诊断其为电击伤
女子眼眶里布满血丝
左手掌还留下明显烫痕

这些血的教训告诉我们
漏电危险不分时间、地点
一旦发生
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些隐患的出现
根源都指向我们对“电”的特性
了解不足与防范意识的缺失
什么是漏电?
简单来说
漏电就是指
电流没有按照设计的正常路径
(火线→电器→零线)流动
而是“抄了近道”
通过其他路径
(电器的金属外壳、潮湿的墙体甚至是人体)
流向大地
正常情况下电路是绝缘的
一旦绝缘层因破损、老化、受潮等原因失效
电就会“逃”出来
寻找新的导体
当人体不慎成为这个导体时
电流穿过身体
就会造成触电伤害
漏电有何特征?
漏电发生时
往往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
1.莫名“麻手”
触摸电器金属外壳或电线时,会有麻痹或刺痛感。
2.异常现象
电器工作不正常,出现频繁跳闸、关机、异响、外壳发热、灯光无规律闪烁等。
3.漏电保护器异常
漏电保护器经常无故跳闸。
4.能耗增加
在用电习惯未变,没有新增大功率电器的情况下,家中电费突增。
5.异味异响
电器或线路附近出现烧焦味或异常的“滋滋”声。
如何应对漏电?
1.立即断电
发现漏电情况后,一定要迅速切断电源。关闭总电源开关或拔掉相关电器的电源插头。

2.排查漏电原因
对潜在漏电源仔细排查,漏电大多是由于电线老化、破损,插座、插头损坏,电器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
3.检查电器设备
如果是电器设备导致的漏电,一定要断开电源后,请专业人员上门检查或维修。

4.安装并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器
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每月按一次漏电保护器上橙色的“T”按钮。按下按钮后,设备跳闸,则漏保正常,再次按下“复位”按钮,推上总闸开关即可恢复供电。

来源:国网湖北电力、十堰供电
(责任编辑:胡傲蕾)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