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麋鹿回归40年丨守护·湖北石首:人鹿不了情

长江云新闻  2025-11-16 22:04:24
分享到:

沿着麋鹿的足迹一路向前,下一站,我们要去湖北石首。1993年至1994年,石首麋鹿保护区依托长江故道的天然优势,分两批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引进了64头麋鹿,如今已发展到4500多头。值得一提的是,石首的保护,超越了单一物种的存续,这里的麋鹿恢复了野性,实现了自然放养,同时吸引了白鹤等60多种其他珍稀物种的稳定栖息,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共同体。这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守护。

这位是保护区的第一位信息化管理员——戈先美。和这位“九零后”信息人才一起到来的,是麋鹿保护的“科技时代”。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 杨涛:以前还得拿GPS记经纬度什么的,监测巡护基本上是靠走,记录也就拿纸笔,每个月一本,像现在(系统)可以自己统计分析。

看似原生态的林草之间,藏着成百上千的传感器、摄像头,光纤线路,实时捕捉鹿群动态,检测土壤、空气、水文数据。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员 戈先美:通过下面4个探测器 把数据采集上来,这里面是有芯片进行分析,再通过数据线传到主机上。

设备散布在1567公顷保护区的各个角落,维护时只能徒步抵达。

记者 杨旭珲:这草也太高了。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员 戈先美:这都还不算什么,夏天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比人还高,而且经常能够踩到蛇和虫子。五月份的时候,我们在另一边差一点就没走出来。那边有沟,沟又跨不过去,那边还有一片树林,进来的路已经找不到了。走了好久,从另一边开荒开出来的。

其实,这样跟湿地较劲的日子,和这位计算机系工科男的职业想象相去甚远。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员 戈先美:我最早想的,可能去互联网大厂去当工程师,黑客攻防这种很酷炫的生活。

春去冬来之间,这里的人和这群生灵有了越来越多的羁绊。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医 吕梦雨:有一次在前面走,就感觉后面有声音,然后就回头一看它就在我后面特别近。就看见它眼睛真的很纯洁,小鹿般的眼睛,很大,又很清澈。

当我们问戈先美是否喜欢麋鹿,他说——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员 戈先美:你要说特别喜欢,其实也谈不上。更多是相处起来,像家人一样的情感了。

记者 杨旭珲:我看你这个衣服上还有一个小鹿,这是你自己买的衣服吗?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员 戈先美:是的,这个款式有几种标志,自己莫名地就选了鹿的标志。

记者 杨旭珲:看到鹿的忍不住想买了。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员 戈先美:是的,我看到有鹿的照片的时候我都会去想一下,这个是什么鹿,长期相处下来,有这个感情了。

记者 杨旭珲:什么样一种感情?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员 戈先美:你会自己不由自主地去想,它这个时间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去担心。休假有时候也会通过APP看一下监控。

记者 杨旭珲:放假的时候也会看看?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员 戈先美:嗯,看一下它今天在哪里。

在这片土地上,守护这个词还有更深的含义。

荆州石首市天鹅洲生态旅游开发区新堤村村民 彭军:现在看到这边这一大片,以前都是我们的土地,都是农户在这里种了小麦,种了经济林。

这片8000亩土地曾是当地人的“命根子”,可为了这些精灵有更广阔的驰骋空间,2017年以来,两个乡镇,700户,3300人选择了退让。

荆州石首市天鹅洲生态旅游开发区新堤村村民 彭军:其实刚开始家家农户都很不理解,现在想想以前种的麦子,其实心里还是挺感慨的。讲保护生态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以后会更好。

新的生机悄然孕育。今年,石首麋鹿苑、江豚湾等生态景区接连开放,约20公里的天鹅洲旅游公路全线贯通,串起全域景点。人与自然,正在彼此成就。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旭珲 彭瀚 何进 石首台)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