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央视联播一天两次关注湖北:“非凡十年”催生发展新貌
11月16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两次将目光聚焦湖北。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十四五”时期,我国立足各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乡村产业持续壮大发展,有力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初冬时节,硕果盈枝,广东梅州35万亩金柚迎来集中采摘。全国每5个柚子中就有1个产自这里,如今,梅州柚子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89亿元,带动了10多万农户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前不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广东梅州,他走进柚子林,与乡亲们聊收成、话前景,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在各地考察中,总书记多次为乡村产业谋新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在山东枣庄石榴种植园,他指出,要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在甘肃麦积山花牛苹果基地,他强调,要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在湖北嘉鱼蔬菜长廊,他要求,要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
“十四五”时期,国家启动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搭建一二三产融合平台,全产业链打造乡村产业“链主”企业……一系列更精准、更有力的举措陆续出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农业产业链加快延伸。“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支持建设26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909个农业产业强镇,引导各地发展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乡土产业。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等竞争优势强的特色产业模式不断兴起,安岳柠檬、枣庄石榴、安吉白茶等“乡字号”“土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相继创响。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24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56万亿元,乡村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农村电商、直播带货、乡村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深刻改变原有的乡村产业格局。如今,到乡村住民宿、吃美食、买特产,成为消费新时尚。
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累计投入8505亿元,一半以上用于产业发展。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培育形成了2到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近3/4的脱贫人口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
发挥“土”的优势,做大“特”的品牌,拉长“产”的链条,各地让更多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贵州道真成立85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杏鲍菇、鹿茸菌等,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带动15000多人就近就业。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一个个“土特产”将加快变身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
丰富产品 提升服务 各地冬季游市场火热
这个冬天,各地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打造丰富的冬季旅游产品,提升服务,带动消费活力释放。
初冬的山林,秋意未尽。重庆长江三峡之巅景区、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树木成片变色,将群山装扮得绚丽多彩。为应对大客流,景区还推出游客分流、智慧导览等服务。辽宁千山景区,在湖光山色中打造音乐喷泉,为游客增添沉浸式观赏新体验。山西翼城、湖北安陆等地的银杏生态旅游区,最近成了游客打卡的“金色地标”。南京钟山风景区里,梧桐挺拔茂盛,水杉沿湖而立,文创市集、手工制作等活动,让人们把美景带回家。在四川都江堰、安徽黄山等地,针对青少年学生推出观景研学线路,吸引众多亲子游家庭。
暖冬游、冰雪游等南北差异化旅游产品,也在激活消费市场。海南推出了水上运动、环岛公路游、海岸慢生活等多元旅游线路。云南普洱、贵州荔波等地也依托温暖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推出了多种暖冬旅居产品。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近日开板迎客,雪场升级的50余条雪道覆盖各难度等级。新疆策划了数百项特色文旅活动,预计整个雪季,游客将增长10%以上,达到1亿1千万人次。
特色旅游同样持续火爆。在北京平谷,农文旅主题沉浸式游艺体验项目,提供了农业科技展示、趣味互动等消费场景,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