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 | “实干家”吴健:从贴心人到守护者的乡村担当
在咸宁市通山县闯王镇国有高湖林场高湖村,村党支部书记吴健,从村民眼中的“贴心人”锻造成建设美丽乡村的“实干家”和传承文化的“守护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与担当。《新时代的我们》,来认识实干家吴健。
2018年,吴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通过通山县“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回到家乡高湖村,从支书助理做起,凭借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他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三年来,吴健把村民的信任化为行动力,用一件件惠民实事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咸宁市通山县闯王镇国有高湖林场高湖村原党支部书记 吴健:在外面看到的东西带回来,为农村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邻里村民因排水问题产生的多年积怨,吴健主动作为,不仅实地勘察,还自费购买排水管,带领两家一起动手施工,用最短时间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
咸宁市通山县国有高湖林场高湖村村民 陈美凤:污水排不出去,我们两家邻居有矛盾。后来吴支书帮我们挖水沟,安装水管,后来污水就排得出去了,现在路也干了,可以过去了。
咸宁市通山县闯王镇国有高湖林场高湖村原党支部书记 吴健:换位思考,不管处理什么事情,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才能把这个事情看得更透彻,才能把事情解决。
吴健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精准对接村民需求,确立了修建西山下组晒谷场、小源口活动中心、芭蕉湾小港护堤三大民生工程。在他的全力推进下,2024年这些工程全面完工,村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
咸宁市通山县国有高湖林场高湖村村民 焦群花:把这一片地打造成一个广场,方便我们这些农民百姓跳舞娱乐。
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吴健还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23年,在林管局的支持下,他发动村民捐献老物件,建成了高湖村农耕文化馆。犁耙、风车、石磨等承载着乡愁记忆的展品,不仅有效保护了农耕文化,更成为凝聚乡情、教育后代的重要载体。
咸宁市通山县闯王镇国有高湖林场高湖村原党支部书记 吴健:像农耕文化就是一种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可能消失的,进行有效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从化解邻里矛盾的“贴心人”,到建设美丽乡村的“实干家”,再到传承文化的“守护者”,吴健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与担当。
咸宁市通山县闯王镇国有高湖林场高湖村原党支部书记 吴健:一个人做事的话,只有把目标订立了,你才有动力、有方向。
(长江云新闻 通山台记者 阮班浩 见习记者 税柳婕 编辑 谢宝莹 责编 范莉 编审 王俊)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