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机器人训练师!这群“00后”抢占科技圈新职业

长江云新闻  2025-11-14 21:56:51
分享到:

“00后”给机器人上课是什么体验?在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一群“00后”正专注地为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传授本领”。他们头戴VR眼镜,手持控制器,在模拟咖啡厅、餐厅、实验室、办公室、居家等各类场景中教机器人抓取物品。每当机器人成功完成一套动作,相关数据便会被系统记录下来。

“每天带着好奇心工作,当训练数据最终形成模型时,感觉特别骄傲。”赵航天是这其中的一名“00后”,大学毕业后,他便来到这里工作,学生时代起他就特别关注机器人领域,通过招聘平台发现光谷东智后,现场看到各种机器人应用场景的震撼体验,让他最终选择了“机器人训练师”这个新职业。

看似简单的手柄操控背后,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每个场景需要完成大量有效训练,每次动作都要精准到位。“如果控制不当导致数据抓取失误,这条数据就会废掉。”赵航天解释道,所有采集的数据都要经过专门的数据清洗区审核,达标后方可入库。

长江云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训练场内,不同场景对机器人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需要机器人前后移动,有的要求上下控制“身高”。虽然基础动作都是抓取放置,但针对不同任务需求,训练重点各有侧重。“重复训练不仅是为了提升机器人的精确度,更重在培养其泛化能力,实现举一反三。”

戴着VR眼镜的训练师们,正实现着“人机合一”的奇妙体验。通过VR设备连接机器人,训练师眼中所见即是机器人感知的世界,通过手柄控制机械臂活动范围与方向,完成精准定位。

据介绍,这个主要由“00后”组成的年轻团队,目前有50至60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普遍对机器人领域充满热情,认为这个前沿行业“很酷”。虽然工作涉及大量重复训练,每周要在不同场景完成600次有效抓取,但团队成员都乐此不疲。

“就像教小孩一样。”赵航天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通过控制它完成各种任务,最终实现自主抓取,特别有成就感。”目前,他们各自训练的机器人还停留在单一场景,而要培养出适应多场景的“全能型”机器人,还需要2到3个月的持续训练。所有训练数据在机器人间共享,使得每台机器人都能受益于其他场景的训练成果。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宇)

责任编辑 王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