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观察 | “设计之都”武汉:以创意重塑城市之美

长江云新闻  2025-11-13 21:48:33
分享到:

今天,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落下帷幕。这场全球创意盛事,向海内外展示了一个充满创意、活力,和多元文化融合的武汉。作为联合国授予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武汉如何以设计驱动城市发展、赋能美好生活?来看报道。

在武汉市青山区,这座新建成的形似花苞、可自由升降的桥,最近格外受到关注。它是武汉右岸大道跨工业港开启桥,大桥跨径、桥面宽度、提升重量和高度等四项数据,都为同类型桥梁的亚洲之最。

长江设计集团市政交通院高级工程师 田卿:市民的关注点应该是在桥塔的造型,我们设计意象叫做“钢花”,呼应青山区因钢而兴、因钢而荣的历史底蕴。

这座桥的诞生,源于对通航与城市空间的双重“守护”。为保障武钢与青山船厂的汛期通航需求,桥梁必须预留足够高度。如果采用“一跨过河”方案,桥长将延至约3公里,成本翻倍的同时,也将割裂沿江景观与居民通行。设计团队因而首创“单点双提升机”方案,在控制桥高的同时,兼顾稳定与实用。如今,武汉设计的桥梁已占据长江桥梁80%以上,全球前十的大跨桥中过半出自武汉。

长江设计集团市政交通院高级工程师 田卿:现在的工程从安全可靠到创意,都深刻地打上了武汉设计的烙印,不仅在全国风靡,甚至在全世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好设计,不只塑造地标,更在细微处融入生活。洪山区汤逊湖社区,两年前还是破败渔村,如今已成为碧波红瓦的宜居空间。改变源自一场“高校联合设计”:武大负责整体规划,华科打造景观建筑,华农设计滨水绿廊。

洪山国控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义华:高校团队更多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机地和自然禀赋、村民发展、社会需要融合在一起搞,村民自发地把自己的房子进行改造。

八年前,武汉凭借“老城新生”的愿景入选“设计之都”。如今,这一理念正逐步落地。从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到汉口历史风貌区,再到“光谷光子号”空轨,设计不断为城市注入绿色、人文与科技融合的活力。本届双年展进一步扩大参与,以延庆里、南岸嘴、黄鹤楼等地标为题,广泛吸引专业团队、高校乃至中小学生共同创作。这些来自全民的智慧,正汇集成推动“设计之都”持续前行的力量。

国际设计理事会(ICoD)前任主席 大卫·格雷斯曼:武汉设计不仅世界范围内引人瞩目,而且成功融入到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中,兼具了绿色、科学和文化深度。

(长江云新闻记者 胡禹 张龙)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