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七旬“戏痴”俞洋:让声音“潮”起来的课堂

长江云新闻  2025-11-13 20:38:35
分享到:

在湖北广电老年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你很难将眼前这位精神矍铄、语言风趣的老人与73岁的传统老人印象联系起来。他是俞洋,原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如今是这里朗诵班最受欢迎的“明星”老师。他的课堂,不是一个暮气沉沉的传统讲堂,而是一个充满了声音、激情与欢笑的“健身房”和“艺术沙龙”。


01
“情声身神”,课堂是声音的健身房


“来,吸气,沉下去!让声音从你的丹田发出来,不是嗓子!”俞洋一边讲解,一边辅以肢体动作,宛如一位指挥家,调动着整个教室的“声音交响乐”。

微信图片_2025-11-12_153716_182.jpg

他独创的“情、声、身、神”四位一体教学法,让朗诵变成了一种全身运动。学员们通过《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篇目练习“吞吐”。读到大江东去的豪迈时,他要求大家气贯长虹,身体舒展;处理凄凄惨惨的婉约时,又引导大家气息幽微,神情投入。

微信图片_20251110150931_26_323.jpg

“上课跟健身一样!”一位学员笑道,“一堂课下来,肺活量大了,精神头也足了。”


02
“戏痴”本色,在经典对白中传承衣钵


然而,课堂的热闹只是表象。一旦进入艺术情境,俞洋便会瞬间变回那个纯粹的“戏痴”。他最推崇的,正是恩师、配音大师邱岳峰在《简爱》中为罗切斯特的配音。讲到如何用声音刻画复杂情感时,他会突然进入状态,眼神变得深邃而痛苦,邱岳峰先生那低沉而充满磁性的嗓音仿佛借由他而重现:“你是在说你自己,罗切斯特先生?” 他先模仿简爱的冷静质问,随即身形微颓,语气转为罗切斯特式的自责与热烈:“是的!……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

微信图片_2025-11-12_153615_983.jpg

这一刻,课堂鸦雀无声,学员们被他带入那个弥漫着挣扎与深情的桑菲尔德庄园。这绝非简单的炫技,而是一种艺术的传承与致敬。他反对艺术的“流水线”教学,坚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份对角色灵魂的敬畏与投入,正是他希望传递给每一位学生的——无论年龄,都要在艺术中找到那个可以全然投入、释放真我的世界。


03
内心住着少年,一个人也能把日子操持得挺好


课堂下的俞洋,嘴里常蹦出“很HIGH”、“带感”这样的潮流词。这位自称“怪老头”的老人,内心从未与时代脱节。他出生于上海,一直忙于工作,至今单身,但他爽朗地说:“上海男人都非常会做饭的,一个人也能把自己日子操持得非常好。”

他拒绝被年龄定义,乘坐公共交通时不太喜欢用老年卡,“我都不觉得自己已经是老年人了,我内心还是少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这份热情驱使他不断丰富自己,目前他正在撰写回忆录。“我不希望我的回忆录都是些老派的东西,要不断地去感受新的东西,这样我的回忆录里也是年轻人喜欢的内容。”


04
精神的贵族,物质的乞丐


从艺数十载,俞洋资助过许多有天赋的艺考生,希望他们能实现梦想。他形容自己是“精神的贵族,物质的乞丐”。对他而言,最大的财富莫过于用声音去感动他人,并将这份对艺术的痴迷与热爱,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

在这里,声音穿越了年龄的界限。俞洋用他一堂又一堂“声情并茂”的课,真正让这群银发学子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人生的金秋时节,共同奏响了最华丽、最年轻的声音乐章。 (记者:刘文婷  摄影:喻勇波)


责任编辑 喻勇波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