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黄梅 | 锻造制造业产业集群 “三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长江云新闻  2025-11-13 18:31:02
分享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作为制造业转型的核心方向。黄冈黄梅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绿色转型为底色、产业融合为路径,推动传统制造业焕发新生机。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引擎。在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的研发试验中心,这根正在接受严苛测试的电缆,是公司牵头攻关的“高柔性抗干扰机器人电缆”项目,经过研发人员数万次测试,信号传输依然是零误差。

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胡旻:能在零下40℃至80℃的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高精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该项目的快速突破,得益于紧密的校企合作。在黄梅,这样的校企合作遍地开花:科普达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高分子材料实验室,龙源石膏、宇星水钻等企业也纷纷携手知名高校,攻坚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

黄冈黄梅县科技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军:近三年,累计兑现技改奖补资金超过3000万元,已推动286家企业与高校精准对接,完成对接项目62个,让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县域经济的最大增量。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 “加速器”,绿色转型就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在黄梅县独山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利泰铸造的金属废渣再生项目建设正酣,钢构厂房拔地而起。这个总投资过亿,年处理5万吨金属废渣的再生项目,将彻底终结企业每年数百万元废渣外运的历史,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黄冈黄梅县利泰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宝钧:实现从废渣处理到熔炼铸造,到精深加工的全闭环生产,仅原料成本就能降低30%,加上同步推进的年产2.8万吨的高端钢铸件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3.5亿元。

绿色转型的实践正在园区多点开花。总投资8500万元的汤荣机械余热尾气发电项目,通过回收工业尾气发电,日均发电量达5万千瓦时,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万吨,减少煤炭消耗9000吨。

黄冈黄梅县独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孟丹:我们将持续聚焦循环经济,引进更多绿色制造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力争2026年园区产值突破20亿元,打造鄂东地区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

打破产业壁垒,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是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落子,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布局黄梅,计划分两期建设100条印染及后整理生产线,重点聚焦高端家纺面料、功能性服装面料及军用特种防护面料的研发与生产。该项目投产后将填补鄂东地区特种纺织材料生产空白,预计年产值可达48亿元,贡献税收2.4亿元,带动2000余名本地劳动力就业。

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文龙:黄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产业生态,是我们选择在此投资的关键,我们将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争成为绿色纺织印染领域的领军者,为黄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与此同时,文发纺织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亿元,以打造牛津布面料区域性知名品牌为目标,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7亿米印染布、5000万米高品质牛津布的生产规模,预计年总产值超7亿元,可带动800余人就业。

黄冈黄梅县科技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军:目前,黄梅已集聚规上企业107家,构建起完整的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产业链,连续八年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我们将继续推进产业链整体升级,打造鄂东纺织产业新高地。

良好的产业基础、优美的绿色生态、广阔的发展前景,使黄梅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2025年以来,黄梅县已集中开工重大制造业项目10个,总投资71.79亿元,涵盖纺织新材料、精密铸造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已签约制造业项目18个,总投资超12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黄梅台 王晶

通讯员 吴慕枫 郑鉴峰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