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一杯咖啡润乡土 “90后”夫妻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奔赴城市,也有这样一群人,正悄然回归乡村,用新的理念与方式,唤醒沉睡的乡土。在天门市九真镇杜场村,一对90后夫妻将城市的咖啡香带进田埂乡间,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为乡村振兴添上了一笔青春的色彩。新时代的我们,来看 卢卓和李莲的故事。
阳光透过木窗,温柔地洒落在操作台上。咖啡师专注地磨豆、萃取,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醇厚与田园的清新。“90后”村咖主理人卢卓,曾在武汉打拼多年,心中始终有个愿望:把城市的精品咖啡带到乡村,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宁静质朴,也品尝到新颖的味道。
天门市九真镇“杜场拾光”村咖主理人 卢卓:我们最开始的想法,是希望能做点不一样的东西,把城市的精品咖啡带到农村,然后给过来小院体验的人,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今年八月,这家融合“田园+咖啡”风格的乡村咖啡馆正式开业,很快便吸引了来自市区和周边城市的年轻人专程来“打卡”。
天门市民 黄胤林: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旁边全都是金黄色的水稻,风景像一幅画一样,很漂亮,给人感觉就是,来了一次还想再来。
出乎意料的良好反响,给了这对创业新手极大的信心。第一次创业,他们坦言起初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咖啡这一核心单品起步,再逐步根据客人的需求,拓展出更多元的业态——亲子活动、土窑面包、本地小吃……一点点丰富着这座小院的内容。
天门市九真镇“杜场拾光”村咖主理人 卢卓:自身也算是第一次创业,自身比较焦虑,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聚焦单品,以咖啡为主,慢慢结合市场的需求,大家对村咖、对年轻人创业,整体的包容性挺好,所以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的正向反馈,所以一系列的困难也就随之克服。
卢卓的妻子李莲,来自重庆。为了陪伴即将上学的孩子,也为了支持丈夫的梦想,她选择一同扎根乡村,一起追寻向往的生活。
卢卓的妻子 李莲:小孩现在已经2岁,马上3岁要上学了,我自己本身也是农村长大的小孩子,我老家是重庆那边的,我觉得小时候过得蛮快乐的童年,也想让我们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一点,有一个比较快乐的童年。
对他们而言,这里售卖的不仅是一杯咖啡,更是一份“可触摸的乡愁”。他们依循时令研发饮品:秋天推出桂花拿铁,冬日准备板栗风味……让每一杯都带着季节的温度。这里,也渐渐成为许多都市年轻人安放身心、感受时光流淌的“精神栖息地”。
卢卓的妻子 李莲:让大家(顾客)有一种乡村的氛围,挺多老顾客,每天自己一个人过来坐着,点一杯咖啡,就比较享受这种生活,这是我比较开心的。
一杯咖啡,连接城乡;一方小院,安放理想。两位年轻人以新思维盘活乡村资源,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传递出简单、质朴的生活理念,更为家乡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天门市九真镇“杜场拾光”村咖主理人 卢卓:在农村土地上,去找到我们的一个喜好点,以创业的这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一个小院梦,满足自己的农村情节。
(长江云新闻记者 姚涛 刘莉 天门台记者 彭黎 刘帆 田晨瀚 编辑 刘琴沁 责编 蔡琛 编审 王强)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