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楚韵启微剧 ——2025中国·荆州微短剧产业发展大会侧记
初冬的荆州,护城河泛着粼粼波光,古城墙上银杏初染浅黄。这座承载着楚文化根脉与三国风云的古城,因一场特殊的聚会热闹起来——来自中国影视界、微短剧投资方制作机构代表、行业精英、中省市主流新闻媒体与知名社会媒体等各界嘉宾“剧焦楚都、论道三国”,共同推动中国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
虽已经是入冬时节,2025中国·荆州微短剧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却“热浪袭人”。当天的荆州万达酒店宴会大厅不仅座无虚席,连两旁和后面的过道都站满了听众,这也成为微短剧这个新兴行业爆发式增长的生动注脚。

不同于常规会议的严肃氛围,入口处的楚式纹样打卡场景成了“流量密码”:身着战国袍的“楚风”姑娘微笑迎宾,外省年轻编剧小张对着镜头比出“耶”,身后是微短剧《从前有座灵剑山》的剧照模型。“本来以为是行业会,没想到像逛了场文化展。”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统计测算,2024年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已超越网络外卖、网络文学、网约车和网络音频等多个基础数字服务领域;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超过电影票房,业界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这一迅猛势头,不仅反映了内容消费模式的深刻变迁,更揭示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巨大潜能。
“微短剧如浩浩长江奔涌而来,势不可挡。”开幕式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原司长高长力分享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现状,并对荆州进军短剧产业园建设,抢占千亿新赛道予以高度肯定。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拥有楚文化、三国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为短剧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
“湖北短剧产业已然站在时代风口。荆州,将以最大诚意点燃创作者的热情。希望大家把创意写在荆州,把镜头对准荆州。”荆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迎伟向全球创作者发出《拍在荆州》的盛情邀约。
潮起荆江,向新而行。从“三国必争地”到“短剧新基地”,荆州正以政策沃土培育产业森林。大会现场,“全国媒体中短剧集采服务中心”“和美乡村‘三农’微短剧基地”“荆州影视(短剧)产业园”三大平台荣耀揭牌。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荆州微短剧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紧随其后,中文在线、七猫短剧、咪咕短剧三大短剧头部平台代表,与荆州市传媒集团签订共建协议。一大批重磅合作的达成,开启了一场关于创新、关于未来、关于“中国故事”的盛大对话,为荆州打造华中第一微短剧产业高地注入了鲜活动能。

天高云阔,鸟鸣悠悠。云雾缭绕的群山间,一群青衫修士御剑腾空而起……会场大屏幕上显现的是由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荆州市数字影视集团参与投拍的80集精品微短剧——《从前有座灵剑山》。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荆州影视(短剧)产业园正式开园,微短剧《从前有座灵剑山》上线启动。
专题研讨环节,思想的交锋更为深入和具体。
在高歌猛进的同时,微短剧行业跟风、低俗、同质化现象客观存在。微短剧时长虽短,但内容不能短缺,品质不能打折,必须向精品化创作迈进——这一点,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
武汉贰拾叁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坤指出,平台方正在有意识提升微短剧审核标准,促使创作者不断打磨剧本,摒弃以往简单猎奇的创作套路,更加注重剧情的逻辑、人物的丰满和故事的内涵,创作出精品。
百度智能云人工智能高级业务专家常彦文也表示,百度已经开始系统应用AIGC辅助剧本创作、虚拟制片,让从业者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于创意本身。AI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突破传统拍摄的诸多限制,让科幻、奇幻题材有了落地的可能。
在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中,微短剧产业的前景愈发清晰,也更具想象空间。
当大会的余温还未散去,荆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已然站在了微短剧产业发展的潮头浪尖。
漫步在荆州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微短剧产业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从热闹非凡的影视拍摄基地,到灯火通明的创意工作室;从充满科技感的数字平台,到热闹的文旅打卡点,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微短剧与这座城市深度融合的故事。
(记者:刘思楫/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