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量身定制”首个光伏扶贫项目碳普惠方法学

长江云新闻  2025-11-10 18:13:02
分享到:

深秋时节,恩施巴东县东瀼口镇的宋家梁子村光伏电站里,792块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管护员宋发翠正拿着工具细致擦拭板体。如今,每一块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不仅能带来“阳光收益”,还能带来碳减排收益。

作为“国网阳光扶贫行动”的重要实践,光伏扶贫电站是扎根鄂西山区的“绿色财富引擎”。2016年至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在长阳、秭归、巴东及神农架林区捐建242座光伏电站,包括6座集中式电站与23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长江云新闻记者获悉,湖北首个针对光伏扶贫项目“量身定制”的碳普惠方法学——《恩施州光伏扶贫项目碳普惠方法学》日前顺利通过评审。评审会由恩施州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来自武汉大学、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到会指导。该方法学由国网湖北电力所属的国网恩施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经研院、国网湖北电科院等单位编制,是政企协同,共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国网湖北电力碳业务技术骨干杨青瑞介绍,《恩施州光伏扶贫项目碳普惠方法学》明确了适用主体、申报方式、收益分配及减排量核算方法等内容,为科学核算光伏扶贫电站的碳减排量、推动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变现”、建立扶贫资产长效增收机制提供关键支撑。“有了光伏扶贫碳普惠方法学,从计入期和温室气体排放源计算,到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数据来源及监测等指标,均作出明确规范。让分散式光伏扶贫项目产生的‘绿色价值’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增加电站额外收益。”杨青瑞说。

以宋家梁子村光伏电站为例,该电站装机200千瓦,每年可发电22万多千瓦时,发电量在巴东县名列前茅。自2017年投运以来,该电站每年为村里带来稳定收益,被称为“阳光存折”。

如今,有了碳普惠方法学,可以科学核算光伏扶贫电站的碳减排量,这将进一步增加电站收益,持续赋能农村发展。“按当前碳普惠市场行情,现在光伏电站除了发电收益,每年可减少100吨以上碳排量,还能额外增加2000余元收入。”宋发翠难掩喜悦。

国网湖北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依托“鄂电碳普惠”平台,加快推动光伏扶贫项目碳普惠方法学的发布与减排量开发工作,推动碳资产纳入湖北省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同时,将光伏扶贫项目碳普惠场景与居民低碳用电、电动汽车出行、分布式光伏等其他电力碳普惠场景协同发力,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合力,为湖北省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晓 通讯员 刘帮  龙家红)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