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嘉鱼:以质量筑基 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

云上嘉鱼  2025-11-10 15:59:29
分享到:

在长江之畔的沃野上,咸宁市嘉鱼县的蔬菜产业正迎来一场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通过构建全产业链的品质提升体系,“嘉鱼蔬菜”正加速迈向安全、优质、可追溯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

优良品种与育苗体系:质量之本从“种”开始

蔬菜品质的提升,首先从“良种”抓起。嘉鱼县与中国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携手共建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布局长江流域越冬甘蓝、蔬菜健康栽培等多个研发中心。通过联合选育与本地化试验,嘉鱼正让顶尖科研力量深入田间地头,为蔬菜品种改良注入持续创新动力。这一科研架构将种质创新与示范推广紧密结合,为地方良种突破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在潘家湾镇的蔬菜示范区内,品种试验不断扩容。2025年,全县继续试验新品种2700余个,并在此基础上选育出“绿玉”“冬绿”“392”等高产、抗逆性强的甘蓝新品种,推广面积达数万亩。通过“优种+标准化种植”双轮驱动,既稳固了产品的内在品质,也提升了市场端的流通适应性。值得一提的是,以“思特丹”为代表的重点品种已在长江流域广泛替代进口种源,不仅提高了抗逆性能,也实现了国产种业的提质替代。

好种还需好苗。嘉鱼县通过新建与改造“起航”“七彩农庄”等集约化育苗中心,完成多家千万级育苗基地的智能化升级,形成了良种规模化培育与输送体系。当前,全县良种育苗覆盖率达95%,覆盖种植面积超12万亩,辐射周边10余县市。

在这些智能化育苗中心,温湿度自动调控、分级育苗与数字记录等系统已全面启用,育苗过程实现可追溯,成活率和苗木一致性显著提高,为田间管理提供了“从源头把关”的质量保障。育苗工厂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嘉鱼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绿色种植与土壤生态治理:以生态优势筑牢质量底盘

嘉鱼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沛,为蔬菜高品质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期以来,全县以“两瓜”“两菜”为主的种植结构积累了丰富的轮作与管理经验。但随着高强度连作带来的土壤板结、病害累积等问题显现,嘉鱼正以更系统的思维推进土壤生态治理。

科研团队在田间推广轮作调茬、深耕改良、有机质补充等措施,配合数字化监测进行动态调治,从根本上维护土壤健康。土壤治理与科学轮作是嘉鱼蔬菜品质提升的重要基础,是保持蔬菜营养与风味稳定性的“隐形质量工程”。

科研力量的注入,让这些措施落到实处。今年组建的院系团队中,博士、硕士比例高,形成了以育种、数字栽培与农机化为主导的复合型研发阵容。科研人员长期驻地参与试验,把“书本技术”转化为“地头方案”。

在数字化健康栽培区,土壤、气象、虫情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系统依据作物生长模型进行水肥调配,既避免了化肥过量施用,又保持了蔬菜的营养品质;在机械化试验区,标准化移栽与采收作业降低了损耗,确保采后品质一致;在育种与茬口研究中,科研人员将“口感”“耐贮运”“营养指标”等商品性指标纳入选育体系,使科研成果更贴近市场需求。

嘉鱼的科研体系并非“上级下达、农户执行”的单向模式,而是“研究——示范——改良——再研究”的循环机制。科研人员常年蹲点田间,与农机企业、育苗基地共同优化技术参数,把复杂的科研数据转化为农民易于操作的实用手册,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标准认证、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路径:让蔬菜品质从“合格”走向“优质”

在嘉鱼,蔬菜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遵循“产品健康、过程健康”的理念。全县广泛推广杀虫灯、黄板诱蚜、生物农药、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蔬菜科技馆与驻地专家团队联合开展精准施肥与病虫害智能预警,持续降低农残与食品安全风险。省农科院刘志雄团队长期驻扎潘家湾,为绿色防控和品质提升提供了坚实科研支撑。

嘉鱼县还建立并严格执行《嘉鱼甘蓝生产标准体系》,推动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如今,潘家湾蔬菜长廊内已有8个蔬菜品种获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25个蔬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嘉鱼甘蓝”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县域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区”等,为嘉鱼品牌注入了公信力。

认证与品牌化的意义在于,让田间的良好实践通过权威标准被市场认可,减少质量信息不对称,提升品牌溢价与产品可追溯性,为农户带来更稳定的收益,也为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与此同时,嘉鱼正加快供应链建设。依托冷链与加工企业,当地打通从采收到销售的“最短路径”,通过信息化平台提前对接订单,减少滞销风险;并建设叶菜深加工与冷链集配中心,使鲜菜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推动“质量”真正转化为市场价值。

随着质量工程深入推进,嘉鱼的蔬菜产业正在经历可观变化——良种和育苗覆盖率显著提升,示范区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普及,肥料与农药使用量下降;标准化生产与认证体系推动了出口增长与区域品牌崛起。越来越多的“嘉鱼蔬菜”走上省内外乃至国际市场。

事实证明,质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由“种子——苗源——田间——科研——认证——流通”环环相扣的系统链条。当育种的智慧、育苗的规范、土壤的修复、生产的绿色化、认证的制度化和流通的现代化相互贯通时,“质量”便从理念化为可衡量、可交易、可持续的现实价值。嘉鱼的“农业实践”,为长江中下游乃至更广区域的蔬菜产业提供了样本——用科技为尺,以质量为笔,把农业这门“靠天吃饭”的传统行业,书写成一场关于现代化、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品质革命。

记者:夏洋 通讯员:皮博

一审:夏明亮

二审:熊熙

终审:张文波

责任编辑 刘益谦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