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食堂+智慧监管 十堰竹山全力提升“校园餐”管理水平 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校园餐”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十堰市竹山县“两代表一委员+学生家长代表+媒体记者”走进校园,通过食材查验、过程指导、共同陪餐等“沉浸式”体验,共同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呵护每一名学生饮食安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县域教育后勤的标杆实践,南部乡镇的上庸镇中心学校和西部乡镇的溢水镇中心学校的颇具代表性。两校聚焦四大创建目标,在食堂管理上构建全流程闭环: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每日晨检排查健康隐患,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与职业技能培训;大宗食品实行县校两级定点招标采购,索证索票与查验制度贯穿始终,食材存储严格执行“先进先出、隔墙离地”标准,加工过程坚守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底线,食品留样足量留存;两校成功获评“放心食堂”等多项荣誉,成为了竹山县学校食堂管理的样板。

服务好不好,思想是关键。竹山县教育局以“大思政+服务育人、大思政+环境育人”为核心理念,通过“四清四力四好”创建与“清廉+品质”建设双轮驱动,构建“放心食堂”的全链条后勤保障体系,让后勤服务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同时把后勤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党建为引领铸造“清廉后勤”,通过“两赛两晒一争创”等活动锤炼作风过硬的后勤队伍,聚焦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大宗食品招投标等关键环节防范廉政风险,实现食堂财务软件专账核算、月度公示与学期清退。在“阳光后勤”建设中,出台《竹山县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实施细则》,联合多部门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建立供应商评议退出机制,将后勤管理知识纳入“竹山教育强县论坛”必学内容,以“二十条底线”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竹山县教育局升级硬件为品质加码,形成“四化同步”鲜明特色,优质均等化覆盖城乡校园,设施标准化筑牢硬件基础,管理规范化守住安全底线,服务精细化传递育人温度。全县中小学食堂实现“数字食堂” 监管平台全覆盖,平台集成财务、消费、采购、监管四大子系统,通过 24 小时智能监控与自动预警,实现食材采购至餐后结算全流程闭环管控,推动校园餐管理精细化、透明化,提升学生餐饮质量。

“现在饭菜花样更多,味道更好!搭配的还有香蕉和苹果,我们根本不用带零食了!”上庸镇中心学校五(一)班就餐学生李浩满意地说。和他一样,竹山县各寄宿制学校学生增加饭菜花样,使得学生在校吃得开心,家长更能放心在外务工增收,营养餐改善计划直接惠及农村数千学子。

今年秋季,竹山县创优校园餐监督体系,以全域集中采购为主线,筑牢安全廉政双防线,畅通渠道,“码”上发力,构建全民监督新格局;压实责任,源头化解,筑牢基层治理防火墙,聚力“破散立统”,构建集中采购新体制,实行全域整合,实现“一平台”采购发挥规模优势,实现“一拳头”议价,通过聚合全县学校食材需求,形成批量采购规模,显著提升市场议价能力;同时,严把供应商“准入关”,食材“验收关”,突出“阳光运行”,招标过程全面公开,溯源信息全程上网,采购信息一键可查,以明晰权责主体,“闭环监管”筑牢安全廉政双防线的“长效治理”,推动机制优势持续深化,促进集中采购与日常监督深度融合,推动集中采购与领导责任紧密挂钩。实现集中采购与家长评价直接关联。
如今,每餐师生同质同价,每日校长配餐、每周家长试餐……竹山县以“清廉+品质”的阳光后勤和“同吃同住同行”的亲情化服务,用高质量后勤服务团队护航山区教育强县建设,为万千学子构筑起平安舒适、温暖成长的幸福家园,让教育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杜可飞 通讯员 许海涛 闵欣)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