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用好红色资源的大悟实践——记2025年湖北红色旅游季暨第三届“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传播活动

长江云新闻  2025-11-10 12:06:15
分享到:

深秋的大悟山层林尽染,红叶与红旗相映成趣。11月8日至9日,2025年湖北红色旅游季暨第三届“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传播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举行,大别山革命老区鄂豫皖三省14县汇聚一堂,举行“大别山红娃”故事会大赛、红色情景剧《1946•中原突围》展演、红色旅游自驾集结赛等多种形式的文旅活动,唱响红色文化传播的时代之歌。

自2023年首届“大别山上红旗飘”举办以来,这一区域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已成为大悟县联动大别山南北多个县市,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在鄂豫皖大地书写红色文化“活起来、传出去、用得好”的生动答卷。

“大别山红娃”演绎红色文化代际传承

8日上午,“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传播活动之一“大别山红娃说:革命文物里的烽火记忆”故事会举行,14个县市的“大别山红娃”轮番上阵,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

“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里,前排正中那个微微低着头的少年,名叫盛国华。而在这帧定格的时光之外,有一个名字、一段深情、一份遗憾,她就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大别山红娃”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心小学6年级学生刘一帆,声情并茂地讲述革命文物故事,赢得阵阵掌声。作为“大别山红娃”宣讲团成员,他曾凭借《永不陨落的楚天雄鹰》的讲述,在2025年孝感市“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我是河南光山县的‘红娃’讲解员,也是邓颖超祖居的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每天我都在向游客讲述邓奶奶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最让我感动的是邓奶奶一件白衬衣……”。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陈展着全国唯一保存完好、书写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的青砖墙壁,它不仅是国家一级文物,更是百年前亿万农民耕者有其田梦想照进现实的鲜活见证。”来自河南省新县的“红娃”陈心怡讲述了青砖墙上的土地法的故事。

“由青少年学生讲述红色故事,让大别山精神走入他们心中,让红色文化代代传承,激发参与本届传播活动的所有县市的高昂激情。”大悟县活动组织负责人介绍,“各县市筹备参会期间,都进行了‘大别山红娃’讲红色故事选拔比赛,挑出最有代表性的选手参赛。”

大悟县2021年启动“红色小导游”培育计划,已培训5批800余名青少年,开展技能培训27次,完成义务讲解2000余次,服务游客、观众达5万余人。“我们通过‘选拔—培训—考核—实践’四步培养法,让孩子从‘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参与本次传播活动的湖北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主任魏燕华介绍,宣讲团邀请党史专家、资深讲解员“一对一”辅导,编写《大别山红娃说——本土红色故事100讲》教程,让红色教育融入校园生活。

“破圈”走出红色文化传承新路

8日下午,在大悟县宣化店镇河西村中原军区干部学校旧址前,“新四军战士”举旗誓师,齐喊高喊“生存第一,胜利第一”——这是武汉传媒学院创排的行进式红色情景剧《1946中原突围》首演现场,作为本届“大别山上红旗飘”活动的核心剧目,它以“实景还原、互动沉浸、专业协同”的创新表达,让浸润着革命精神的70多年前的革命历史走进现实,引得数百名旅游者凝神观看。

不同于传统剧场固定舞台,该剧直接以河西村中原军区干部学校、大食堂等10余处革命旧址为“流动舞台”,未搭虚拟布景,而是依史料修复马灯、作战地图等物件,游客沿突围路从“誓师动员”走到“军民共煮野菜饭”,一步一戏,历史现场感十足。游客李女士接过炊事员递来的粗瓷碗感慨:“碗沿的磨损感、粥里的杂粮颗粒,让‘军民同甘苦’不再是一句口号。”

这是大别山鄂豫皖革命老区众多县市创新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一个缩影。2025年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中,三省记者通过直播、Vlog等形式,让“大别山上红旗飘”话题阅读量突破1亿人次。

在大悟县,年轻化表达成为红色文化融入当代文旅“破圈”的关键。去年,大悟推出的“红歌嘹亮大悟山”系列情景快闪,将《新四军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纪念馆实景、学生合唱结合,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多条相关短视频在抖音等平台点赞量都超过100万+,让游客在现场真切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区域协同拓展红色文化传承天地

“我们在场上唱《新四军军歌》,想不到周围有那么多游客都跟着唱起来。我们的红色歌舞表演刚结束,想不到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文旅部门人员一个接一个来邀请,让我们到他们那里去当红色歌舞培训老师。”9日上午,湖北工程学院140多名学生参加“大别山上红旗飘”“金秋好时节・大悟赏红叶”草地音乐汇后,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感受。

“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传播活动,正在成为鄂豫皖三省区域协同拓展红色文化传承的新天地。

2023年7月,首届“大别山上红旗飘”传播活动中,鄂豫皖3省12县(市、区)共同发出大别山振兴发展协作倡议,大悟县牵头推动三省打破地域壁垒,加强区域协作,构建起“文旅联动”红色文化传承合作模式,促进共同富裕。此后,在区域联动的氛围中,坐落在大悟县白果树湾村的新四军第五师历史纪念馆,三省游客纷至沓来。这个曾经的“抗战小延安”,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其中红色研学学生15万人次。参加本次传播活动的大悟县文旅投公司董事长梁金林介绍:“我们投资4000多万元修缮28处旧址,新增3D数字场馆,让红色文化传承成为推动文旅业发展的‘引擎’。”

2024年9月,第二届“大别山上红旗飘”传播活动举行,鄂豫皖三省四市文旅部门签订《大别山区域文旅合作联盟框架协议》,串联河南罗山、安徽霍山、湖北大悟等多地红色资源,打造“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在湖北大悟,沿346国道、麻竹高速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年吸引跨区域游客超150万人次;在河南罗山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正全速推进,何家冲学院、长征纪念广场、烈士陵园、长征步道等项目相继建成。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推出红色研学游,每年接待游客达70万人次,成为红色旅游热门“打卡地”;在安徽岳西县,推出“重走红军路”等沉浸式研学项目,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县内红色资源串珠成链,游客在体验中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与红色文化的璀璨。

今年,第三届“大别山上红旗飘”传播活动圆满举行,三省14县共同发出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承协作倡议,“红色引领·融合发展”大别山(大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以红色文化传承为主线的18个项目进行签约,协议引资137.96亿元

从“大别山红娃”宣讲传承精神,到三省联动共筑品牌,再到文旅融合振兴乡村,湖北大悟县倡议并连续三年举办的“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传播活动,让红色文化传播成为老区发展的“精神密码”,也为革命老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悟样本”。正如大悟传承红色文化的“薪火爷爷”陈义万所说:“大别山的红旗,不仅飘扬在历史进程里,更飘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峰 陈凯歌 通讯员 易荣波 李怡)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