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疾控11月健康防护提示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秋冬季气温下降,部分疾病风险增加。2025 年11月我省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流感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等疾病风险。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造成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见于5 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接触、飞沫、消化道等方式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或咽峡部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臀等部位出斑丘疹等。
主要防护建议:
建议6月龄-5岁儿童接种EV-A71疫苗,1岁前完成接种效果最好。
教育儿童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外出回家后),家长接触儿童前、换尿布后需洗手。
每天开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儿童玩具、餐具等定期消毒(餐具煮沸 15-30 分钟,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图片由AI生成)
流行期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通风差的场所,例如游乐场、超市等。
托幼机构及学校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发现疑似病例需及时就医并做好病例管理,全面消毒教室及患儿所用的物品等。
重点提示: 出现以下危险信号,需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高烧超过3天不退,吃了退烧药也没用; ●精神不好,比如总想睡觉、没力气或者烦躁地尖叫; ●呼吸变快(婴儿每分钟超过50次,幼儿每分钟超过40次)、手脚发冷、脸色发白或发灰; ●呕吐、抽搐,或者站不稳。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或接触污染物品传播。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伴咳嗽、咽痛、流涕,部分人有呕吐腹泻。
主要防护建议:
建议6 月龄以上人群每年9-11月接种,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上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养老机构/福利院等脆弱人群及员工、托幼机构/中小学人员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应优先接种。

(图片由AI生成)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流行期去人员密集场所、乘公共交通时规范佩戴口罩;家里、工作场所每日开窗通风2-3 次(每次≥30 分钟)。
出现症状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学;如果身边有流感患者,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同时,避免接触患者的物品,如餐具、毛巾、衣物等,如果必须接触,应先进行消毒处理。
重点提示: 老年人、婴幼儿等高危人群感染后易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重视预防,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在使用煤炉做饭、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若冬季门窗紧闭,通风不良,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中毒后轻度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乏力;中度伴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烦躁、昏迷;重度迅速深度昏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主要防护建议:
严禁在密闭房间内使用煤炉、炭火盆等取暖,应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

(图片由AI生成)
购买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挑选合格产品,由专业人员安装维修;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注意通风换气,缩短洗澡时间。
在密闭空间不使用燃油发电机;汽车停泊时,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避免一氧化碳积聚。
在厨房、卧室、浴室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安装合格报警器,定期检查运行情况。
发现疑似中毒者,立即开窗通风,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拨打120;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心肺复苏。
重点提示: 冬季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农村、老旧小区需重点防范);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对一氧化碳更敏感,中毒症状更重,需加强防护监测。
来源:湖北疾控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张伊灵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