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阳东津:五维机制破“新”题

长江云新闻  2025-11-10 09:11:26
分享到:

近年来,为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襄阳市东津新区创新“五维机制”,多措并举破解“新”难题,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力量。

“资源整合+矩阵构建”打造便“新”服务圈

统筹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8个红色驿站等现有资源,通过新建、改扩建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矩阵,集休憩补给、政策咨询、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为“小哥”、网约车司机、主播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在全域规划下,依托28个驿站,2025年提档升级3个蜂享+暖“新”驿站,兼具“红色教育阵地、温馨休憩之所、能量补给驿站”三重属性,不仅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5类免费基础服务,还延伸出红色阅读、健康义诊等N项特色公共服务,成功构建“五分钟便‘新’服务圈”,让新就业群体随时随地享受到暖心、高效的便捷服务。

“双线摸排+党员归队”织密管“新”组织网

建立“行业筛查+属地排查”双线联动摸排机制,动态掌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底数;同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专项行动,推动流动党员“归队”。2025年,以“敲门行动”为抓手,联合物业公司、外卖站点常态化走访排查,精准采集213名新就业群体信息,建立动态更新的花名册。在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平台新增纳管4名党员。依托民发商圈及社区党委,创新“线上学习+线下碰头”组织生活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金讲台开讲啦”专栏向新就业群体推送60余篇党的理论知识,确保党员学习“不打烊”。

“需求闭环+站长自治”完善暖“新”硬实力

推行“需求闭环+今日站长”自治机制,邀请外卖站点站长、一线小哥担任“蜂享+”驿站日常负责人,每季度召开新就业群体座谈会,建立“需求收集-服务反馈-优化提升”的全流程闭环,根据新就业群体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内容,让驿站真正“贴合需求、服务群众”。2025年,通过座谈会收集反馈意见3条,“今日站长”机制,实现3个“蜂享+”驿站24小时免费服务。同时新增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学习资源、医保缴纳等服务项目,让驿站功能持续优化,更贴合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

“季节专项+精准帮扶”传递暖“新”真温度

链接工青妇等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在春季,通过春风送岗、爱心义剪,服务50余名新就业群体;在夏季,持续推进“夏日送清凉”行动,设立清凉驿站提供冰饮、应急药品等物资,为“小哥”送上150套“能量加油包”;在秋季,聚焦新就业群体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帮助其解决个性问题12个;在冬季,切入医保缴费难题,协助新就业群体完成线上操作,化解“办事难”问题。2025年,东津新区在季节时序和新就业群体个性需求上链接各方资源,让关心关爱直达新就业群体的心坎。

“积分激励+典型引领”激活凝“新”生力军

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将新就业群体参与隐患排查、文明宣传等基层治理工作量化为积分,可兑换驿站物资、合作商户折扣等奖励;发挥“小哥”走街串巷,熟门熟路的优势,在新就业群体中开展“最美人物”选树,“兼职网格员”“食品安全监督员”聘任等系列活动,引导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参与者”。组建“金骑士”等3个志愿服务队,发展30名社区“兼职合伙人”,有效调动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建立“1小时响应、24小时反馈”工作机制。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超1200小时,上报消防隐患、垃圾乱堆等问题36处,问题解决率达95%。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通讯员 朱斌 田函灵 田欣玥 黄元)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