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长江巡礼 | 奋力绘就“九州通衢”新画卷
“十四五”期间,湖北加快“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互联互通、快联快通,切实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九州通衢”的发展优势。今天的《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长江巡礼》,让我们走进忙碌的车站、机场、港口,感受立体交通发展的最强音。
摊开中国铁路布局,沿江高铁是“关键一横”。这条贯穿我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中,湖北段全长898.5公里,约占总长度的近一半。目前,沿江高铁湖北段正全线加速建设:CR450以全球最快速度在武宜段“刷”出崭新纪录,宜涪段实体工程建设全面展开,而合武段将在武汉天河机场设立天河高铁站。
记者 李慧: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武汉天河站的道岔连续梁群,这里可以说是高铁驶入车站的“咽喉要道”。沿江高铁2030年全面建成通车之后,从这里出发,向东3小时可以到达上海,向西可以到达成渝。
筑牢交通“大动脉”的同时,“十四五”期间,湖北持续推进多式联运体系提质增效。航空方面,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已正式投运,未来还将实现“火车开进停机坪”的空铁高效衔接;航运领域,全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100%衔接。例如,在阳逻港通过水运集结的货物,无需短驳“换乘”,可以直达中欧、中亚。
湖北铁路集团国际联运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张琳:原先需要汽车短驳至吴家山发运,现在,可以无缝衔接在香炉山站直接搭乘中欧、中亚班列出口。对比之前,时间节约2天、成本节约15%。
江面上,巨轮穿梭、百舸争流,而在“黄金水道”的上方,一座座跨江大桥正拔地而起。破解“隔江相望”交通格局,“十四五”期间,湖北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建设。1061公里的长江湖北段,9座长江大桥同步开建,在建数量和投资总规模均刷新全国纪录。
荆州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人 俞良进:目前,李埠长江公铁大桥主塔已完成78%,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
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湖北在通道能级、交通运输结构、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近期湖北发布“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重点项目清单,涵盖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等101个项目,全力提升立体交通网络能级。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教授 钟鸣: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能吸引优质产业集聚,为湖北产业升级与经济腾飞筑牢根基。既是破解痛点的“关键一招”,更是支点建设的“战略支点”,将为中部崛起注入持久动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慧 沈欣 宋杰 郑聪 荆州台 陈孝伍 通讯员 芦忠章 刘佳玲)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