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转型见成效 襄阳制造业三项指标跻身全省前列
最新数据显示,襄阳制造业数智转型今年取得关键突破:已累计获批3家省级数字孪生工厂、11家无人工厂及6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这三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二,襄阳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在襄阳航宇精工的生产车间,一份200万套的订单正在无人工厂全速推进。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数字化系统的协同,企业成功破解了过去依赖人工、数据不畅通的难题。
湖北航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琦:运用了无人工厂项目后,效能提升20倍以上,产品质量提升10%,达到99.8%。
企业转型的底气,来自精准的政策支持。襄阳通过“无申即享”方式,已兑现奖补资金4800余万元。航宇精工获得170万元补贴后,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贯通,年节约成本超500万元。
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襄阳实施“一业一策”。在医药化工领域,湖北天舒药业搭建的中央控制中心,实现了从风险识别到事故复盘的全流程智能管控。
湖北天舒药业有限公司控制中心技术负责人 张立:能全天候的实时无差别巡检效果,特别是进入生产区不戴安全帽的行为会杜绝。
为解决企业“不想转、不会转”的难题,襄阳系统构建了“1+N”政策体系,按照“龙头引领、中小跟进、分业施策”的思路,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推进科科长 程志冰:按链主、流程型、创新型企业建立培育库,分别打造数字孪生工厂、无人工厂等侧重点不同的标杆,搭建政企服务商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专家诊断与案例培训。
截至目前,襄阳已推动300余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建成104家智能工厂,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下一步,襄阳将在每个县市区建设服务站点,培育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建宏:实现就近办、精准服,再培育10个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同时以市场换投资,吸引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服务商落户。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 襄阳台 宜城台)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