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以笔为炬 燃动“恩BA”的三年荣光

长江云新闻  2025-11-07 18:27:43
分享到:

当2025年金秋的阳光再次洒满恩施州民族体育馆,当“恩BA”总决赛的哨声又一次划破长空,我紧握相机的手,依然会为这份与赛事共生共长的滚烫记忆而微微颤抖。三年来,我以笔为炬,以镜头为窗,用脚步丈量赛场内外的每一寸热土,记录下“恩BA”从武陵山区一路走向全国的传奇历程。它不再只是一场篮球赛,而是成长为撬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现象级IP”,成为我笔下属于恩施儿女的热血篇章。

2023·启航:晒谷场上的星星之火

那是一个没有华丽场馆、没有专业转播的盛夏。赛事在乡村晒谷场上悄然启幕,乡亲们搬来自家板凳,球员们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土家大叔的转身跳投、苗族姑娘的抢断反击,赛场边交织的摆手舞与呐喊声——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接地气”的赛场背后,藏着最动人的力量。为了捕捉这些瞬间,我每日驱车颠簸于崎岖山道,一身尘土;为了赶在天黑前发稿,我在农户的八仙桌上敲击键盘,与蚊虫和断续的信号为伴。2023年9月8日,我的第一篇报道《大山里的篮球赛,藏着民族同心的密码》在中国农网刊发,引来众多关注。那一刻我坚信:这份来自基层的热爱,值得被全世界看见。

2024·燎原:从“土家幺妹”到“产业出山”

随着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恩BA”正式定名,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恩施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核心主题。我的报道也不再局限于赛事本身,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价值。在利川汪营镇,我蹲点记录“幺妹篮球赛”——155支女子代表队、1867名女球员在赛场绽放光芒,直播观看量突破千万。《千支队伍鏖战万场 湖北恩施“恩BA”篮球赛火爆出圈》等报道被光明网、人民网转载,“土家幺妹”的飒爽形象从此走向全国。在企业组赛场,我聚焦“以赛兴业”:记录韩表表、谢莉等女性教练的执教故事,捕捉蔡亮、万圣伟等前职业球员与本土球员的交锋瞬间。从“咸丰白茶队”到“来凤藤茶队”,球队名称背后的产业故事,成为展示恩施特色产业的鲜活窗口。相关稿件在光明网、人民法治网等平台刊发,让“恩BA”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2025·绽放:从体育赛事到社会现象

三载耕耘,“恩BA”早已超越体育范畴。“恩BA”是民族团结的纽带:38个民族的运动员并肩作战,中场《龙船调》的合唱,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情;“恩BA”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硒产品出山、名优茶出省,近百家企业借助赛事推广千余种商品,实现年硒产业综合产值190余亿元;“恩BA”是社会治理的范本:“统一领导、部门联动、政企合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公共服务下沉,“以赛促治”成为可复制的经验;“恩BA”是对外开放的名片:恩施球队走出大山与“浙BA”“村BA”交流,外地球队跨越山海前来以球会友。我推介的《从恩BA看“小球转动大球”的倍增效应》《恩BA四重维度赋能社会变革》等报道,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国家体育总局更将其作为群众体育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结语:执笔续写,光芒不息

回首三年,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如今的全民参与,从乡村晒谷场到全国瞩目的舞台,我不仅见证了“恩BA”的成长,也完成了自我的蜕变。每一篇报道背后,是无数个凌晨的坚守、山路的奔波;每一次点击与转发,都让我更加坚信新闻工作的价值。“恩BA”的故事仍在续写,它所凝聚的拼搏精神与同心力量,恰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同频共振,正转化为恩施激活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作为这场全民盛会的记录者,我将始终带着热爱与责任,追随篮球滚动的轨迹,定格它走出湖北、走向全国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让这颗从武陵山区升起的篮球,在“十五五”规划启航的新时代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肖璇 通讯员 邵贞溪 编审 李亚敏)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