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十四五”: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11月7日,记者从“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仙桃市锚定文化仙桃建设目标,以设施提档、活动创新、品牌塑造为抓手,擦亮沔水文化等“四张名片”,推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升级,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公共文化阵地提质增效筑牢服务根基——投资2.3亿元的市文化中心建成投用,投资3.5亿元的市艺术中心年底将开放,39个城市书房及孝雅书院等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投入使用,其中“三伏潭镇双沉浸图书中心”获评2024年度湖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优秀案例。仙桃市图书馆、群艺馆跻身国家一级馆,3个示范文化站引领22个镇办文化站发展,689个文体广场、56个百姓舞台星罗棋布,农家书屋全域覆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
文化惠民与特色活动精准发力扩影响——仙桃公共文化场馆年均服务群众60余万人次,桃花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观众超百万。年均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400余场、送书下乡2万余册、送戏下乡100余场,各级机构年均活动超600场,服务群众破300万人次。同时,仙桃以“藕誉仙桃 鳝行天下”为IP,打响“四季品牌”,马拉松、龙舟赛等活动线上线下观众超亿人次。
文艺创作与遗产传承齐头并进——花鼓戏《胡幼松》获楚天文华剧目奖,《烂柯外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传统戏整理改编优秀案例并获湖北艺术节精品剧目奖,摄影、书法、器乐等作品屡获佳绩。仙桃现有省级文保单位10处、可移动文物2060件套,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14项,雕花剪纸等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文旅融合赋能产业升级——仙桃还出台产业奖励政策,让梦里水乡非遗馆等成为热点,沔阳小镇《三蒸传说》等沉浸式演艺受青睐。国庆期间,相关情景剧及VAC电音节吸引游客11万余人,拉动消费近2亿元,“非遗+旅游”模式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戎 李理 通讯员 王乐 潘登 仙桃市融媒体中心)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