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南漳:荆山秋熟木瓜香

若说襄阳市南漳县的荆山是一首雄浑的长诗,那隐匿于山坳间的南漳县肖堰镇杜家沟的这片杜鹃园,便是诗中最清丽的注脚。而庄主吴华亲手植下的那些木瓜树,则是注脚旁不经意滴落的墨珠,在岁月里晕开绵长而温暖的芬芳。

时值秋深,山色依旧苍翠,而那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木瓜闪亮登场了。它们不像花那般招摇,却自有一种沉甸甸的、果实独有的风华。有的金黄,像凝固的阳光;有的青中透黄,似未磨的翡翠,晕着柔和的光。一嘟噜一嘟噜地,压弯了遒劲的枝,仿佛整个秋天所有的丰腴与甜蜜,都凝结在这片园子里,风是看不见的,只能从枝叶间细微的摩擦声里,从那一阵阵拂面而来的清芬里,感知它的存在。那香气是独特的,不似花香那般缠绵,倒有几分山泉的清澈,混着阳光的暖意与草木的甘醇,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这香气吸引着你,不由自主地走近,再走近。


园中是热闹的。那些从城里来的游人,此刻都成了快活的孩子。有衣着鲜丽的姑娘,跷着脚去够高枝上那个最饱满的,脸上是发现宝藏般的欣喜;也有沉稳的长者,不慌不忙地托住一枚木瓜,用指甲轻轻一掐,端详着那沁出的汁液,仿佛在鉴定一件古老的瓷器。孩子们最是性急,早已在树下寻着熟透落地的,宝贝似的捧在怀里,衣襟上沾了黏黏的蜜意也不管不顾。笑声、惊叹声、剪刀的清脆声响,在这林中浅浅地漾开,惊不起山鸟,只惊起了满园的生气。

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摘下一枚。捧在手里,是温润而实在的坠手感。凑近了闻,那香气愈发醇厚,直往肺腑里钻。忽然便想起《诗经》里的古老吟唱:“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千年之前,那一枚被郑重递出的木瓜,承载的是怎样一份非报也、永以为好的情意。它不单是果实,更是一份信物,承载着人与人之间最朴素、也最珍贵的许诺。眼前的木瓜,与诗中的木瓜,血脉原是相通的。它不言不语,却蕴藏着这片土地最深厚的美意。


瓜园庄主笑着告诉我,每年的春夏,这里的主角是漫山遍野的杜鹃,云霞一般烂漫;谁知这秋日里貌不惊人的木瓜,竟也成了景致,引得四方客来。我听了,心下恍然。人们总追逐极致的绚烂,如杜鹃之华美;却常常忽略了,这平实之后的丰饶,是生活更为厚重的底蕴。花开是诗的序章,果熟才是散文的正文,平实、饱满,耐得住咀嚼。
夕阳西下,我们提着满篮的木瓜离去。回头望去,那片园子静静地卧在荆山的怀抱里,炊烟初起,暮色为它镀上一层柔光。我带走的不只是木瓜的沉实与芬芳,更是一片土地慷慨的馈赠,与一个被果香浸透的、关于秋天的梦。
(来源 南漳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熊明银 编审 张昊婷 方荩娅)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