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做 家长尝!孝昌食堂开放日暖了学生胃 安了家长心
“我是学生家长,也是这个食堂的师傅。我每天都精心挑选新鲜的食材,让孩子们吃得营养、吃得放心。”在孝昌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食堂里,拥有学生家长和工作人员双重身份的徐素华的一番话,道出了家校之间因“食”而生的深厚信任。这份信任的背后,是孝昌县通过“妈妈食堂”“食堂开放日”等创新举措,系统性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防线的扎实努力。


“曾经在家里也担心孩子吃不好。来到这里后,发现整个就餐环境干净整洁,营养搭配合理,孩子们的就餐状态很好,我作为妈妈非常放心。”在关王小学的食堂开放日活动中,“陪餐妈妈”代表陈心蓓在实地参观了食堂采购流程、内部环境和备餐过程后,心中的疑虑彻底打消。她从一名担忧的家长,变成了校园餐的“代言人”。


这种从“旁观者”到“监督者”的身份转变,正是孝昌县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核心一环。家长们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通过亲身走进食堂、品尝饭菜,实现监督的零距离与透明化。
关王小学的实践并非个例。在孝昌,一套“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立体化监督体系已覆盖全县51所中小学。

线下,各校均成立了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营养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园膳食委员会,以及由家长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膳食监督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突击巡检厨房、储物间及餐厅,仔细查看食堂采购、收支等信息的公示情况,将监督贯穿于食材源头、烹饪过程和终端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线上,孝昌县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起集食材、消费、财务、“互联网+明厨亮灶”四个子系统和AI智能分析模型于一体的校园“数字食堂”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供货、查验、入库、出库、盘存、加工、食品留样”全流程监管,打通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米”。“家校食刻”家长监督二维码的推出,实现了家长监督一码参与、食堂信息一机可查、意见反馈一键直达。截至目前,仅关王小学就已收到家长评价2903条,“好评率”达94%以上。


“食堂开放日,搭建起了家校相互监督的平台,筑牢了学生食品安全的防线。”关王小学校长史红文表示,这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深度体验,让家长从了解者变为参与者,共同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从家长上岗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到陪餐妈妈沉浸式的体验和见证;从线下委员会的常态化巡检,到线上二维码的即时反馈,孝昌县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将校园餐从曾经家长“干着急”的焦虑,转变为“看得见的透明、摸得着的安心”。
记者:刘爽
一审:刘爽
二审:吴荣
三审:黄一阳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