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项大奖+96金!武汉东西湖在这届市级赛事中满载而归

11月3日
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圆满闭幕
--
在本届市运会中
东西湖区代表团成功斩获
后备人才输送奖
竞赛成绩优胜奖(青少年体育类)
竞赛成绩优胜奖(群众体育类)
活动组织奖
体育道德风尚奖
承办组织奖
6个集体荣誉
在青少年体育类比赛中,组织8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24个大项的角逐,共夺得57金35银31铜,展现了我区青少年体育的综合实力与蓬勃朝气。在群众体育类赛事方面,全区积极参与31个项目,累计斩获金牌39枚、银牌19枚、铜牌29枚,总分位列全市第三。

为拓展人才培养平台,东西湖区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基地建设。2025年,全区摔跤、武术、跆拳道、射箭、游泳等5个项目成功获评武汉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其中射箭项目被评为“优秀基地”。目前,5个基地在训重点队员150余人,优秀人才率达30%。
此外,全区夯实体教融合品牌,持续推进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吴家山中学(足球)、吴家山第三中学(足球、击剑)等8所学校的10个项目成功获评。

在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社会俱乐部组)轮滑比赛中,东西湖选手黄筱悠(左)获U6女子组500米争先赛第一名。
在暑期夏令营活动中,东西湖区构建起“技能培训—专业测试—优苗集训”的人才发掘体系。今年暑期共开展5个项目、6个点位的培训,累计培训6160人次。共有31名优秀学员进入市级训练基地集训,其中6人获得跟踪培养资格。


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少儿组射箭比赛。
在人才输送方面,十二运周期(2022-2025年),区业余体校已向省、市及体育院校运动队输送摔跤、射击、射箭、羽毛球等项目后备人才共30名,其中4名运动员达国家健将级,8名运动员达国家一级,12名运动员达国家二级。我区输送队员盛智成代表湖北省一举夺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学青会射箭项目亚军,为省、市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西湖区充分发挥全区37家体育协会的引领作用,完成300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进一步壮大了基层健身指导力量。今年以来,全区高质量承办了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五人制足球预赛、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冰球联赛、全国3对3青少年冰球公开赛、2025年全国桥牌混合团体赛等百余场赛事,吸引千余名运动员参赛。

群众体育类赛事。(通讯员供图)

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群众体育类)暨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游泳比赛。(通讯员供图)
同时,东西湖区持续举办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打造徒步大会、东超联赛等本土品牌赛事,开展“庆工运百年·与市运同行”职工运动会开幕式、社区趣味运动会、全民健身公益服务等活动超100场次,丰富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近年来,东西湖区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不断夯实体育公共服务基础。

金银湖市民文体中心。
积极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推动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落实低收费或免费开放。二十四城文体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五环体育中心、金银湖市民文体中心等场馆年服务群众超过40万人次。全区全民健身户外器材完好率保持在98%,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东西湖区运动健康指导中心。
成功申报2025年武汉市民生体育项目,新改建将军路街马池墩社区、金银湖街花城社区健身长廊2处、常青花园第一社区体育中心1处。年初投入使用的区运动健身指导中心(荆楚社会体育指导员之家东西湖站)已接待群众超万人次,开展公益性科学健身指导活动21场,并全程参与多项大型赛事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体育场地2713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348.8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77平方米,为市民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将聚焦青少年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深化体教融合,通过赛事选拔和专项培养,为竞技体育输送优质人才;优化健身设施布局,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下沉社区,实现体育惠民与区域经济互促共赢,为体育强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报道支持 - 区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局)
文、图 - 周玉微
通讯员 - 雷耀银
一审 - 彭闯
二审 - 汪杭
三审 - 邱敏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