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郧阳:抢农时、种希望!绘就田间好“丰”景
眼下正是秋播的黄金时节,走进十堰郧阳田间地头,处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各地紧扣粮食安全主线,抢抓农时、强化措施、破解难题,全力推进秋收秋播与撂荒地整治复耕工作,以 “不荒一分田、不漏一亩地” 的决心,为来年粮食丰收和夯实乡村振兴根基打下坚实基础。

多维发力 护航秋播
安阳镇素有“鄂西北粮仓”之美誉。今年,全镇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4万余亩。近日,安阳镇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从责任落实、服务保障到耕地核查多维度发力,全力保障秋收秋播顺利开展,让“粮仓”尽显担当。

安阳镇组织镇、村干部及农技人员下沉村组,指导秋收、秋烘、秋种 “三抢” 行动,推进秋收秋播无缝衔接;主动对接供应商协调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播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知识。
此外,安阳镇还组织专班深入各村组,逐户摸排农户实际扩种意愿与计划种植面积,针对具备耕种条件的田块制定 “一对一” 复耕方案,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与农户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所有耕地应种尽种、种满种足。
机械轰鸣 耕地焕新颜
近日,青山镇青树沟村的田埂上格外热闹。三台大型挖掘机在耕地上来回作业,翻耕、平整一气呵成,耕地逐渐变得松软肥沃。挖掘机刚过,村民们便拿着麦种紧随其后,弯腰撒播、均匀覆盖,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对丰收的期盼。
“郧阳区农业农村局帮扶我村撂荒地整治复耕,提供麦种2500斤,我们积极组织实施,边复耕边播种,目前已经完成复耕80%,播种60%。”青山镇青树沟村党支部书记周卫军语气里满是干劲。在政策帮扶与村民协作下,沉睡的荒地被“唤醒”,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村里的粮食生产注入了新活力。
创新模式 凝聚秋播 “新合力”
今年秋季,郧阳区打出一套“组合拳”,让秋播生产与撂荒地整治复耕工作高效推进。一方面,实行区直单位包保责任制,机关干部主动下沉一线,与镇村干部并肩作战,从土地摸排、政策宣传到物资协调,全程参与、全程跟进,形成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和资源精准落地到田间地头。
另一方面,各地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种植模式。在茶店镇蔡家岭村,“集体流转+大户承包+农户自种”的创新模式备受青睐。这种模式既发挥了种植大户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降低了小农户的种植风险,又充分调动了普通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有效激发了农业生产的内生动力。“秋季抢种小麦预计500多亩,通过大户带动农户的模式,目前已经种了400多亩。村里积极向农业部门争取,提供了种子及技术支撑,老百姓积极性非常高。预计11月上旬完成500多亩小麦的抢种任务。”茶店镇蔡家岭村党委书记唐海介绍道。

田间送技术 护航秋播生产
秋播质量关乎来年收成,为了让农户种得放心、种得科学,郧阳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10个农业技术服务专班下乡服务。大批农技人员化身 “田秀才”,带着专业知识和设备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 “零距离”、“菜单式” 全流程技术指导。

从选种时帮农户挑选适合本地土壤的优质麦种,到施肥时根据土地肥力制定个性化方案,再到灌溉技巧讲解、病虫害防治预警,农技人员手把手教学,耐心解答农户的每一个疑问。“以前种麦全凭经验,现在有技术员上门指导,什么时候浇水、施多少肥都清清楚楚,心里踏实多了!” 蔡家岭村种粮大户李师傅说。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助力
每一片土地都充满希望
每一位村民都干劲十足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
郧阳正用实干绘就
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期待来年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一审:王雨薇
二审:何虎啸
三审:王郧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