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崛起,洪湖莲藕出圈
洪湖,这片因水而兴的土地,曾以“千湖之省”的盛名和“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闻名全国。如今,一根扎根泥底的莲藕,正通过电商的浪潮,从藕塘走向云端,从“土特产”到“网红爆款”,从线下集市到直播镜头,折射出洪湖莲藕蜕变的新图景。
王文娟、赵美丽、漆书记们火了

2010年,王文娟率先试水线上销售,是洪湖最早使用电商销售洪湖莲藕的“新农人”之一。她以裹着青泥巴的莲藕叩开电商大门。今年,王文娟带领团队耗时7小时挖出4.12米“世界藕王”,打破吉尼斯纪录并获央视专访。
当王文娟带着裹着青泥巴的洪湖莲藕,成为最早叩开电商大门的“新农人”时,她不仅为家乡特产开辟了线上新通道,更点燃了更多人探索莲藕产销新模式的热情。

“洪湖赵美丽”以“泥塘直播间”诠释了另一种出圈路径。这位穿着下水裤、满身淤泥的女主播,没有精致设备,只靠真实的挖藕场景、新鲜出土的莲藕特写打动网友。她用“大国农匠”般的专注打磨直播细节,从高压水枪冲泥的劳作过程,到莲藕分拣的标准展示,每一个镜头都直击消费者对“原生态”的需求。凭借这份真实,她不仅卖光全村莲藕,更登上联合国新闻,吸引百余村民加入电商行列,当选洪湖市人大代表,成为乡土直播的标杆。

从“新农人”的率先试水,到乡土主播的场景创新,洪湖莲藕的电商之路在个体探索中不断拓宽。以“80后漆书记”为代表的基层干部们主动投身莲藕推广,用党建引领、抱团发展的思路,为洪湖莲藕电商产业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
他们以“村级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纽带,在田间地头开直播、拍短视频,用接地气的话语讲解种植技术、产业政策。乌林镇乌林村“两委”甚至整合资金建起电商直播基地,探索“村集体入股分红”模式,2024年,电商经济为乌林村村集体增收60万元,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群众双增收。这些村支书们打破“干部只管行政”的固有认知,成为连接产业与市场的“桥梁”,形成“人人带货、村村卖藕”的生动局面。
1500000000元的背后
曾经的洪湖莲藕电商市场,缺乏统一标准,产地混淆、以次充好等问题频发,既损害消费者信任,也让优质莲藕卖不上价。为破解难题,洪湖市政府主动牵头破局,联合多部门打出规范组合拳。2019年,“洪湖莲藕”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际分类29类和31类),2024年,省委农办出台《关于推进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为省级重点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2025年,洪湖莲藕农产品地标转换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政府出台《关于支持电商产业发展的意见》,助推洪湖莲藕市场拓展,通过激励措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吸引了682家电商市场主体投身莲藕产业,实现了近15亿元的电商销售额,累计培养党员群众1000+人。此外,精心打造了乌林镇乌林村、螺山镇花园村、沙口镇柳口村等特色网红村,建立了3个村级直播基地、36个户外体验直播间及2个电商培训基地。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累计培训党员群众超千人,进一步提升了洪湖莲藕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王文娟最初的一次线上开店尝试,如同引发风暴的“蝴蝶振翅”。这一行为带动更多农户触网,倒逼供应链升级,2024年洪湖组建莲藕供应链平台,整合120多家藕企实现“集采集销”,3个月撮合交易额达3亿元。产业链的完善进一步吸引资源集聚:科研院所入驻培育良种,银行推出订单质押贷款,冷链仓库覆盖全域。如今这只“蝴蝶”已掀起产业巨浪——洪湖市锚定“规模最大,品质最优,品牌最强”目标,全面落实省“藕七条”,着力把“洪湖莲藕”打造成全省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样板产业”。洪湖莲藕种植面积22.5万亩,总产量32万吨,综合产值达120亿元。

洪湖莲藕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荷花效应”的生动体现——荷花开放前会默默扎根,一旦绽放便铺满荷塘。当地多年来持续筑牢产业根基:在峰口、万全建成标准化种植片区,打造万亩优质藕带、莲子基地。

通过“百企联百村”活动,让123家加工企业结对200多个行政村,形成“企业供种、农户种植、保价收购”的利益共同体;成立莲藕产业链党委,构建“党建链+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发展党员54名,组建“莲心帮帮团”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当电商风口来临时,这套成熟的生态体系瞬间发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破解洪湖莲藕的流量密码

洪湖莲藕的自带IP流量,源于“地理标志+文化底蕴”的双重积淀。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青泥巴藕”的独特属性本身就是天然卖点。在此基础上,当地通过产业链党委整合资源,实现“统一品牌、标准、宣传、销售”,让分散的藕农和企业形成合力。

“哪吒以藕为躯”的经典传说,为洪湖莲藕提供了绝佳的流量入口。当地精准捕捉这一文化符号,打出“哪吒故乡藕”的创意概念,结合“全球80%莲藕源自洪湖”的产业优势,让传统文化与农产品形成强关联。在《哪吒2》热映期间,洪湖联动影视平台推出“挖哪吒同款藕”挑战赛,邀请主播cos哪吒形象直播挖藕,将文化热度直接转化为销量。这种转化让莲藕超越农产品属性,成为自带话题的文化载体,实现“出圈即热销”。

洪湖市举办的一系列文旅活动则让洪湖莲藕的流量落地生根。打造“赏荷花、摘莲蓬、品全藕宴”的主题旅游线路,将产业与生态体验深度绑定。在“抖音星乡村—洪湖藕直播汇”活动中,达人身着渔家服饰在藕塘体验挖藕,同期搭配《洪湖水浪打浪》实景演唱、贝雕剪纸等非遗展示,让短视频兼具“泥土气”与文化质感。

在2025环洪湖马拉松赛事上特别为每名冠军赠送100斤洪湖莲藕。文旅与电商的融合,让流量从“短暂关注”变为“长效消费”。
此外,“洪湖莲藕走进武汉”等推介会实现政企精准对接,单次活动就达成六千六百多万元采购协议,线上线下销售额超20万元。
“洪湖莲藕师”参加“湖北劳务品牌走进上海”活动,“洪湖莲藕师”现场烹制排骨藕汤、藕带、藕夹、珍珠藕圆等系列洪湖特色藕制食品,邀请群众免费试吃,引得千余名来往群众频频举起手机记录,纷纷为洪湖藕汤点赞。
“洪湖莲藕”北京推介会,顶流“哪吒”携“藕霸”惊艳亮相,洪湖莲藕企业与京津冀地区渠道商现场签订意向采购协议。

洪湖的本土特产藕带、荷叶茶、香辣烤回鱼等走进“与辉同行”直播间,董宇辉强势推荐华贵泡藕带销售9.2万单,销售额314.26万,成为当日销冠!
从个体探索到产业协同,从品牌混乱到标准统一,从流量红利到价值沉淀,洪湖莲藕的出圈之路,正是电商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一根小小的莲藕,在电商浪潮中生长出百亿级产业,既藏着个体奋斗的力量,更彰显着产业链协同与文化赋能的深层价值。
编辑:张倩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