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与荆州的“双向奔赴”
十月的荆州,沐浴在金秋的暖阳里,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滚滚长江奔流不息,恰似这座城市蓄势待发的发展浪潮;千年古城墙巍然屹立,见证着这片土地上新的商业传奇正在孕育。

会议现场。
10月29日至30日,湖北第七届楚商大会荆州行活动暨荆州市第二届楚商大会启幕。
这场以“楚商向新同行、回乡共建支点”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一场精英云集的经贸洽谈活动,更是一次承载着浓厚乡情与共同梦想的归巢之约。从资本的弄潮儿到科技的领军者,从实体经济的坚守者到新兴业态的开拓者,来自天南地北、跨越各行各业的荆州楚商代表怀着对故土的深切眷恋,共赴这场家乡的邀约。
家的启航——
从“游子”到“归人”的情感锚点
大会的温情序曲,在开幕前一日便已奏响。10月29日下午,备受瞩目的“荆州楚商之家”揭牌仪式举行。这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落成、一块牌匾的悬挂,更是一个深刻的精神象征,一个为数以万计荆州楚商精心打造的情感归属地。
在揭牌仪式上,荆州市楚商联合会会长、湖北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杨红春动情地描绘未来的蓝图:“‘楚商之家’不只是一个场所,它是我们荆州楚商的精神坐标。这里将是我们共叙乡情、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根据地。”他介绍,楚商之家将依托专职服务团队,为全球楚商提供从常态化政企沟通、异地政务代办,到家属就医协调、返乡接待,乃至企业金融法律咨询等“家人般”的全方位、精细化服务。这个“家”的目标,就是要成为所有荆州楚商最坚实、最温暖的后盾,让他们无论走多远,都知道根在何处、情归何方。
智与势的交响——
一场机遇与信心的“双向奔赴”
10月30日,主会场内高朋满座,气氛庄重而热烈。荆州主要领导的到来,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楚商群体最高规格的礼遇和最深切的期许。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专程到会,传递了省级层面对荆州发展的坚定支持。而在嘉宾席中,杨红春、许小林、廖彬斌、陈谋亮、李继林、王传高……这些在商界熠熠生辉的名字,代表着荆州商帮的雄厚实力与无限荣光。
荆州市委主要领导在致辞中表示,市委、市政府将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政策精度”、创造“荆州速度”、传递“帮扶温度”,与广大楚商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携手续写楚商传奇、再创楚都辉煌。
思想的火花在会场内激烈碰撞。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的主旨演讲,以全球视野和资本视角,为家乡的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沿的思考路径;荆州市楚商联合会副会长陈谋亮的发言,朴实而真挚,道出了广大楚商回报桑梓的共同心声。最振奋人心的一幕,由深圳市湖北荆州商会会长廖彬斌开启,他代表全球荆州楚商,发出了“楚商回荆 共建支点”的倡议,一句“投资需求首选荆州,招商信息首推荆州”,瞬间点燃了全场楚商内心深处的家乡情怀与创业激情。
硕果与传承——
200.6亿背后的深厚底蕴与崭新开篇
盛会的高潮,最终落在那一份份沉甸甸的签约书上。经过前期的深入对接和洽谈,本次大会取得丰硕成果:第七届楚商大会活动省、市两级共签约项目22个,签约总金额达200.6亿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广大楚商用真金白银为荆州未来发展投下的最具分量的“信心票”。这些项目的落地,必将为荆州“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战略目标,注入强劲而持久的产业动能。
荆州楚商,底蕴深厚。他们的血脉中,流淌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传承着“一鸣惊人”的楚文化基因。据统计,截至2024年,荆州楚商已在全国成立市级商协会55个、县级商协会128个,发展会员近2万人,网络覆盖14省、3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更汇聚了57家上市公司,形成了一个跨越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产业矩阵。这场盛会,正是这股磅礴力量的集中检阅与再动员。
盛会虽已落幕,但新征程的号角才刚刚吹响。带着大会上凝聚的广泛共识,怀揣着签约项目绘就的宏伟蓝图,依托“楚商之家”这座坚实的情感桥梁与服务平台,楚商儿女将以智慧为笔,以实干为墨,共同在荆楚大地上续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故乡的篇章,让楚商的金字招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荆州市楚商联合会会长、湖北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杨红春:
凝聚磅礴楚商力量 共创荆州美好未来
“我们始终秉持‘联谊乡情、互助交流、共谋发展’的宗旨,用心打造楚商信赖的温暖家园。”荆州市楚商联合会会长、湖北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杨红春表示,“厦门行”“深圳行”“异地商协会秘书长荆州行”等活动,以及“荆州数字楚商”云平台的正式建成运营,为荆州楚商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交流互鉴平台。
当下的荆州,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发展动能积聚的黄金期。杨红春号召,楚商要勇当荆州形象的展示者,积极向外界推介荆州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家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要善做荆州发展的智囊团,充分发挥见多识广、人脉宽广、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要敢为荆州建设的投资人,把握大势、乘势而上,把更多优质项目落户荆州,将更多宝贵资金投向家乡,与故里同频共振、共享繁荣。
家乡发展的澎湃春潮,正是投资兴业、大展宏图的最佳时机。杨红春表示,将继续弘扬“筚路蓝缕、拼搏奉献、改革创新、开放包容”的荆州精神,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凝聚起更磅礴的楚商力量,共同书写荆州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北京荆州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
引智引新聚链 赋能产业升级
“荆州曾是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经济实力位列七雄前三,这份历史的辉煌,正是我们今天重振雄风的底气所在。”在荆州市第二届楚商大会上,北京荆州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的这番开场白,瞬间拉近了现场嘉宾与这座千年古城的距离。
立足历史自信与现实思考,许小林为荆州高质量发展建言。他指出,当前全球竞争正聚焦于“芯片”与“药片”两大高科技制造业领域。中国在创新药临床数量上已超越美国,新能源、医药等产业出口额屡创新高。他认为,荆州应把握这一时代机遇,在巩固传统制造业基础上,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
“制造业仍是城市经济的脊梁,而‘链主’企业的作用尤为关键。”许小林还建议,荆州集中资源,聚焦并优先发展两个最具基础与潜力的优势产业链,实施“23515”目标推进机制,并建立健全“链主”企业激励机制,形成“以企引企、以链聚产”的良性生态。在引才引智方面,他特别提出“引‘智’引‘新’比引‘资’引‘产’更重要”,并以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后发超越为例,说明人才与创新生态才是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

深圳市湖北荆州商会会长、湖北五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彬斌:
联动商脉文脉 建功支点建设
“树高千尺不忘根,江河万里总有源,荆州永远是楚商心中的‘根’与‘魂’。”在荆州市第二届楚商大会发言台上,深圳市湖北荆州商会会长、湖北五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彬斌的话语饱含对故土的深情,也道出了全球楚商的共同心声。
谈及家乡变化,廖彬斌如数家珍。他说,近年来荆州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5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投资潜力巨大。如今的荆州,正以裂变之势书写着新时代的“荆州答卷”,正是楚商回乡兴业的最佳时机。
在廖彬斌看来,楚商与荆州的联结,是“机遇与乡情的双向奔赴”。他提出,楚商不仅要做家乡发展的“投资人”,带着资本、技术与人才回归,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康养等重点产业补链强链;更要做创新的“合伙人”,瞄准“23515”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荆州制造”向“荆州智造”跨越。
谈及未来,廖彬斌眼中满是期待。他表示,自己将带头讲好荆州故事,以商引商吸引更多企业扎根荆州,更会以“筚路蓝缕、敢为人先”的楚商精神为指引,坚守实业、诚信经营。“期待和全球楚商一道,用商脉续写文脉,让荆州成为中部崛起的璀璨支点,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光。”

荆州市楚商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君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谋亮:
做好“+”文章 提升品牌价值
“老企业转型升级有力,新产业势头强劲。”此次回乡考察,荆州市楚商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君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谋亮感慨良多。从洪湖市中医院老中医玩转抖音吸粉38万,到英特丽湖北公司投产后产值快速增长……一个个鲜活案例,让他真切感受到家乡的产业之兴。
在推动家乡发展方面,上海市湖北商会早已付诸实践。陈谋亮介绍,商会从项目投资、资源整合、智力赋能三方面发力,不仅组织企业在湖北多地投资建设产业园区,今年达成意向协议投资额200余亿元,还促成华中师范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成立,为湖北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智力支持。“我们还计划把‘楚商陆家嘴国际金融高峰论坛’落地湖北,让上海的金融资源与家乡的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荆州如何在新挑战中再上台阶?陈谋亮结合自身经验提出“针对性方案”。他建议,荆州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抓住资本市场机遇,推动企业上市或并购重组。“荆州是农业大市,也有不少优质企业,可借鉴潜江龙虾产业模式,用‘龙头企业+社会资本+政府产业基金+投后管理’模式,抢抓数字经济,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