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是这个理》:峒山“绿”变

云上社科  2025-10-31 12:05:43
分享到:

在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绿色生态正成为最亮眼的标签,不仅让村民安居乐业,更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动力。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128期:峒山“绿”变。如何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绿意吸引更多的人,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让我们和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路俊卫一起走进峒山。

专题:是这个理

“归雁”变“头雁” 盘活乡村旅游资源

在鄂州峒山村十里水杉林,藏着个栖客露营基地。基地老板陈川是“90后”青年,已经返乡创业4年了。之前在上海打拼了十余年,工作上的压力让陈川身心俱疲,有一次回老家途经这片水杉林,美丽的景色让他内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2021年,鄂州开通高铁,频繁往返家乡与上海的陈川,最终下定决心扎根故土,围绕水杉林开始创业。

初步投资了300万元,陈川就一头扎进了露营基地的策划和运营中。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最开始,陈川一心想把露营基地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可现实是基地鲜有人至,到后来生意快干不下去了,他甚至都做好了卷铺盖再去上海的准备。

后来,在村干部的鼓励帮助下,陈川意识到原生态才是峒山村最大的特色。于是,他因地制宜,精心开发了插秧、割稻、捡鸡蛋等一系列接地气的特色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乐趣,陈川还拍摄活动短视频用于宣传引流,吸引了不少粉丝。

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陈川也在琢磨,跟着四季变换花样。借着村里的好山好水,栖客露营基地把农耕农俗的时间表变成能嗨玩撒欢的活课堂,把村里的农户串起来,让游客的体验感拉满。村民陈红又是最早和陈川合作采摘园的农户之一,她把自家田地承包给栖客露营基地,游客可以在里面摘毛豆、割稻谷、砍甘蔗,既能体验乡野情趣,还能以市场价采购自己采摘的农产品。农产品销路不愁了,陈大姐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起早贪黑去路边摆摊了。2024年,栖客露营基地带动村里各种农产品销售超过百万元。

陈川回乡,盘活了资源,点燃了乡亲们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开始关注峒山。“95后”小伙尹子达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露营活动领略到了峒山的自然景色,觉得这里是骑行爱好者的“天堂”。于是,他成立了一个户外运动俱乐部,希望通过骑行将红色步道、露营基地、归隐寺、樱花林等峒山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特色旅游线路,让更多游客领略新乡村的风貌。

“旧貌”换“新颜” 绘就生态兴业画卷

村民胡德昌的家门口,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正对面是一条河,绿树成荫,一家人边吃饭边看风景。这在10年前是想都想不到的。以前,他家旁是自家猪圈和露天厕所,每当天气炎热,散发出的异味令人难以忍受。峒山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对村里的农家小院进行规划改造。经过一番努力,猪圈和露天厕所摇身一变成了宽敞的广场,胡德昌一家人生活在这里,感到十分舒心。

在峒山村三队,“姐妹清洁队”队长程冬云正和姐妹们一起打扫沟渠。这支由湾组妇女自发组织的清洁队成立于2022年,有需求时大家随叫随到,清理村里山泉水流经的水沟、无人居住房屋旁的沟渠,或是铲除树木周边的野草等。现在,环境好了,白鹭也来村里安家了。

漫步峒山村,沟清路畅,民居整洁,成片的稻谷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陈开炎原来是村里的种粮大户,2006年,在村里电线杆上偶然看到“虾稻连作”小广告后,他第一次尝试“虾稻连作”,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虾没有养好,稻谷也歉收了。2014年,村“两委”组织养殖大户前往外地学习“虾稻连作”生态养殖模式,陈开炎回村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养殖中,成效喜人,一年收入从原本的三四万元涨到十多万元。“虾稻连作”生态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始影响更多村民。如今,峒山村虾稻混养面积突破6000亩,覆盖八成农户,成为“万亩水产”主导产业的核心支柱。

在峒山村,村民还将废弃木料卖给鄂州蓝焰公司来补贴家用。蓝焰是2011年峒山村引进的生物质能源公司,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质技术,通过无氧燃烧,将农林废弃物“点草成金”。其生物质热解联产技术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奖金奖,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0%。据了解,鄂州蓝焰每年处理3万吨农林剩余物,二期工程建成之后,可供应峒山村及周围6000户农户家庭用气和用热。

如今,峒山村获评“全国乡村环境治理示范村”“全国首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11项国家级荣誉。2024年,峒山村产业总收入达1.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破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78万元大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湖北鄂州峒山村将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让产业在绿意中升级,让百姓在生态中增收。

责任编辑:刘浪

责任编辑 龚晓艺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