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孝感 | 应城:乡镇好物“有颜有品” 一场市集撬动城乡消费
应城:乡镇好物“有颜有品” 一场市集撬动城乡消费
当“有颜有品”的乡镇好物遇上好玩有趣的互动玩法,湖北应城这场“盐年有味 应城相会”市集彻底火了!酱油、甲鱼、手工豆皮……17个乡镇的100多个宝藏特产集体亮相,市民边逛边玩、边玩边买,一场充满新意的城乡市集,正巧妙点燃消费新引擎。
走进市集,17个乡镇的展位宛如一幅“乡土宝藏地图”。黄滩镇的百年古法酱油、汤池镇的温泉水养甲鱼、三合镇的手工豆皮、郎君镇的鹅肝制品、陈河镇的真空糯米、城北街道的迷你膏雕等特色产品齐聚一堂,每个乡镇都亮出了自己的招牌好货。
孝感应城市黄滩酱油摊主 余娜:这酱油可是省级非遗,要晒足1200多天,这次市集一开场,半天就卖了200多瓶。
孝感应城市汤池镇甲鱼摊主 张俊波:很多人听说是“温泉水养殖的”,都愿意试试,今天一上午卖了30多盒。
为提升市民参与感,市集还玩起了新花样!市民可边逛边集章,集齐后为心仪乡镇贴上“喝彩贴”,还能参与抽奖。一套“逛+玩+奖”的组合拳下来,大家逛得更起劲,买得也更开心。
武汉市民 张玲:本来只想买瓶酱油,结果为了集章把所有的摊位逛了个遍。
要说最嗨的环节,还得是“乡镇冠军争霸赛”!各乡镇代表用方言讲特产故事,观众现场送“小红花”投票,气氛直接拉满。
孝感应城市郎君镇鹅肝摊主 练奎:擂台赛一开始展位就被围住了,销量比平时翻了几翻,这种热闹以前想都不敢想。
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市集同步衔接“乐购金秋”促消费政策,发放80万元消费券覆盖特产、餐饮等场景,与抽奖活动形成“双重让利”。数据显示,市集当天人流量突破万人,带动乡镇特产销售额超100多万元。
孝感应城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利军:我们办这个市集,就是想用好玩的方式把乡镇好物“推出来”,让城里的消费者“走进来”,这种“小市集、大活力”的模式,也让我们看到有趣,有温度的体验,才能真正激发消费者的潜力。
应城:银发游激活秋冬消费市场 千名老人乐享“暖经济”
金秋乡村游、重阳敬老热潮中,应城推出“盐年有味 应城相会”嘉年华活动,以实惠的温泉和甲鱼宴吸引千名老人,既暖民心又旺消费,一举两得。
瞄准秋季乡村游趋势与银发群体消费需求,应城将“文化敬老”与“旅游惠民”深度融合。当地核心温泉景区加入“乐购金秋”促消费活动,门票实行五折优惠,并专门增设中药养生泡池,工作人员全程提供搀扶、递送毛巾等暖心服务。同步推出的甲鱼宴,肉质软烂、口味适中,人均消费80元左右,以高性价比赢得老年人的好评,“应城味道”实现口碑与市场双赢。
武汉游客 王伟:69块钱泡温泉,这么实惠,比待在家里带劲多了。
武汉游客 殷枫华:感觉很好,早就听说应城温泉好,今天体验果然名不虚传。
自活动启动以来,已累计接待老年游客上千人次,仅核心温泉点日均接待量就接近300人,甲鱼采购量比平时翻了一番。黄滩酱油、荞麦豆丝、应城低钠盐等特产也成了抢手货。据统计,温泉、餐饮加特产这几项,总消费额已突破200万元,“银发经济”展示出其强劲的带动效应。
武汉游客 冷静:你看这里面有酱油、糯米、盐,都是过日子用得着的,来玩一趟还送这么多东西,心里暖呼呼的。
人气上来了,如何把“一时热”变成“一直热”?为了留下游客,应城推出“观活动、游应城、购特产”一站式服务套餐,效果立竿见影,当地住宿的入住率比平时提升了35%。文化、服务、消费三管齐下,老人开心,市场活跃,乡村文旅发展也有了持久动力。
孝感应城市文旅局局长 黄伟:我们通过“盐年有味 应城相会”这个活动,把敬老和促消费结合起来,既让老人们玩得高兴,花钱不多,也帮我们本地的旅游和特产打开了市场,小活动也能办出大效果。
孝感:接棒“村BA” 奏响文体旅奋进曲
10月25日晚,孝感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孝南区第一届“引领杯”篮球联赛盛大开幕。来自全区的38支队伍齐聚一堂,以篮球为媒,开启一场为期月余的文体旅融合盛宴。
晚上7时整,开幕式在激昂的书院街道大鼓表演中正式启幕。铿锵有力的鼓点瞬间点燃全场。极具地方特色的祝站镇醒狮、杨店镇舞龙和肖港镇“抬故事”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38支参赛队伍依次荣耀入场。
孝感市孝南区政府副区长 侯昱峰:38支队伍,队员全部来自我区的各行各业,虽然业余,但极具代表性、广泛性,这里不仅有赛场内的激烈竞技,更有赛场外各乡镇的历史文化传统集中展演,我们希望以赛促健,以赛促融,将“引领杯”打造成为孝南文体旅的新名片。
随着文艺表演《奔跑向未来》的动感旋律,比赛正式打响。赛场上,运动员们默契配合、激烈拼抢,巧妙传球、精准投篮等精彩场面层出不穷,引来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
文昌中学教育集团队运动员 周尚尧:听到场边的观众欢呼声一下子就来劲了,我们队都是老师,平常站在讲台上,现在站在球场上,也要努力拼搏,为学生做好榜样。
孝感市民 叶倩倩:我们家小朋友看得眼睛都不眨,一直在喊加油,能够看到我们孝感本地这么多的球队比赛,感觉特别亲切,他们不只是打球,更是把整个孝南的活力都展现出来了。
精彩的赛事不仅激发了运动员的斗志,更深深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未来一个月,38支球队将继续展开激烈角逐,用激情和汗水为孝南高质量发展书写充满活力的篇章。
汉川河蟹迎丰收 品牌价值跃升265亿
10月25日,2025年汉川市第四届农民(河蟹)丰收节开幕,本届丰收节以“水韵荆楚·‘蟹’逅汉川”为主题,上演了一场集产业展示、文化交流、商贸合作、旅游推介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
在活动现场,一场“蟹王蟹后争霸赛”正激烈上演。本地20家顶尖水产养殖主体,携千余只河蟹“选手”亮相,经过体型、重量、色泽等多个维度评比,展现汉川河蟹“个大肉鲜味道美”的优良品质。最终,“蟹王”和“蟹后”分别以386克和313克的重量,成为本届比赛的明星。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研究员 汤亚斌:首先是大,颜色要看好,我们说的青背白肚,黄毛金爪,活力要好,蟹黄蟹膏要非常饱满,我们看盖子和腹部交接的那一格,越宽就代表蟹黄蟹膏越饱满,基本上就是到了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这个时候是(螃蟹)最适合上市的时候,湖北的螃蟹无论从产量还是养殖技术在全国都是顶尖的,可能仅次于江苏。
据统计,2025年汉川河蟹养殖面积已达32.74万亩,年产量6万吨,全国每100只螃蟹中就有8只来自汉川。在活动现场发布的2024-2025年度《“汉川河蟹”品牌价值报告》中,“汉川河蟹”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高达265.83亿元,在全国长江水系河蟹品牌价值中位列第三。同时,现场还签约农业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0个,签约总额达32.5亿元,为汉川河蟹产业注入新动能。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 程虹:这个价值不是我们评出来的,是来自于市场选择,大规格的河蟹超过了65%,超过了全国行业平均水平15%,蟹黄蟹膏的风味物质含量,在全国都处于前列,创造了蟹-虾-鳜这种非常良好的生态养殖模式,带来了蟹农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下一步,主要是要围绕着品牌的打造,让它的价值能够真正被市场所接受。
在“万人品蟹”趣味宴现场,直径2.8米的巨型蒸笼揭开瞬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吸引近2万人次品尝。据统计,节会当天线上线下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
孝感汉川市民 许女士:还是热腾腾的,感觉很诱人,颜色和大小都非常诱人,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蒸笼,小孩也感觉很新奇,都非常想来参与。
近年来,汉川市委、市政府将河蟹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汉川河蟹产量预计达6万吨,产值预计达6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峰 陈凯歌 刘飞
孝感台 杨亚玲 应城台 艾彦中 张芳 邓子超 杨静平 刘飞
通讯员 李哲文 宓天鹏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