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聚力建支点 工会“县”在进行时丨恩施宣恩:小驿站释放大能量 “数字驿站”助力产业发展

长江云新闻  2025-10-27 22:52:16
分享到:

在恩施州宣恩县,有这样一家“数字驿站”,它没有实体空间,通过线上赋能,它打破地域限制,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创业孵化平台,精准对接资源,激活乡村发展潜能。

宣恩县的“数字驿站”是县总工会主导打造的线上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培训、直播带货、技能竞赛等形式,为新就业群体、新农人等提供技能培训与创业支持。63岁的“宣恩吴姐”曾经不会使用抖音,加入“数字驿站”学习拍摄、剪辑和直播后,已成长为直播达人,两小时直播售出土特产3000多元。如今,她加入网络主播联合工会,担任导师,带动更多人投身数字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恩施州宣恩县网络主播 吴美玲:我特别爱自己的家乡,爱家乡的土特产,做带货主播已经三年了,卖了1000多万元,只要允许,一定要做到70岁。

“数字驿站”以培育短视频创客、“乡村好主播”、非遗传承人为重点,通过一系列实践创新探索做大人才“蓄水池”,让很多怀揣梦想的新农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创业路上“破壳而出”。目前,“数字驿站”已孵化企业50余家,带动5000多人就业,培养出12名年销售额超500万元的“带货能手”,“带货书记”覃浩、“草根书记”余万菊等一批乡土人才也由此走红出圈。每年,宣恩县还通过“以赛促学”模式,鼓励数字技能人才参加技能竞赛,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

恩施州宣恩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黄新枝:凡是代表宣恩参赛的,差旅费我们全部报销,“宣恩吴姐”直播团队参加2024年“宜荆荆”都市圈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竞赛,我们补贴了7400多元。

宣恩县工会还以“数字驿站”为平台,创新“工会+数字+产业”服务模式,组织“主播探厂”、“科技下乡”,既帮乡亲卖土特产,也帮企业招了工,更为城市做了宣传。一年下来,通过“数字驿站”卖出的农产品高达4.8亿元,助农增收4780万元,发布了1.1万个文旅好作品。

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黄坪七组村民 王磊:我们黄坪村一共有2450亩的梨园,以前在线下周边的老百姓朋友购买,现在在网上进行销售。

恩施州宣恩县网络主播行业联合工会主席 张勇:来到我们“数字驿站”,我们一方面在农产品的供应链这一块能够无缝对接,物流这一块,单个主播去对接一单要5块钱6块钱,加入工会以后,直接按首重3块钱。

通过“数字驿站”,宣恩县实现了“科技专家送技术、网红主播销特产、企业招工我帮忙、城市文旅我代言”目标。今后,宣恩县总工会还将持续创新“数字驿站”,服务宣恩县的文旅事业。

恩施州宣恩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总工会主席 向重臣:以“数字驿站”为引擎,为传统农业、文旅产业等植入“数字”芯片,真正做到了把流量变成产量,为服务湖北支点建设贡献宣恩数字“工”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恩施台 宣恩台 通讯员 赵鹏 黎甜)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