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罗善善:以“智”取胜的新时代环卫工匠

长江云新闻  2025-10-24 11:07:33
分享到:

好消息!在湖北省第28届、武汉市第29届环卫工人节来临之际,住建部选树并公布了2025年全国“十佳环卫人”,武汉罗善善上榜。

罗善善,男,54岁,现任武汉市东西湖区服投集团市政环卫有限公司废弃物分拣转运中心负责人及金山大道清扫保洁队长。自2003年加入环卫行业以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二十二载,始终坚守初心、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从一名普通环卫工成长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技术革新专家,先后完成12项技术改造,年均节约成本超50万元,培训技术学员200余人。他以智慧赋能传统环卫行业,用创新解决实际难题。

他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凡业绩,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2022年当选武汉市人大代表,2023年作为湖北省工会代表参加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他是锐意创新的“技改专家”

罗善善始终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信念,刻苦钻研环卫技术,从机械“门外汉”成长为行业公认的“技改专家”。面对环卫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他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针对垃圾转运车“边走边漏”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他深入一线反复观察试验,系统性提出改造方案:重新设计排水管路、加固箱体密封结构、更换高性能密封条、加装污水收集箱。经过上百次试验调整,最终彻底解决了车辆滴漏问题。

在智能垃圾处理系统优化中,他发现30多个信号传感器易受污染影响失灵,通过反复试验安装参数与防护方案,将传感器安装架更换为不锈钢材质、调整为横向安装,大幅减少污染接触。

车辆滴漏改造项目每年为单位节约维修成本约5万元,减少因污染导致的清理费用近3万元。传感器改造使设备寿命延长一倍,灵敏度显著提升,年节约更换费用约8万元。他还牵头完成多项小技改,如为主推油缸加装防护罩、选用高强合金耐磨板自制配件等,年均节约维修及耗材成本20余万元,真正实现“小改造解决大问题”。

20多年来,罗善善共主导12项技术改造项目,年均节约成本超过50万元,多项创新成果在行业内推广,成为环卫车辆管理的典范。

他是倾囊相授的“传承名师”

罗善善高度重视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创新工作室和名师带徒机制,为环卫行业培养了一批批技术骨干,让环卫事业后继有人。

2021年,在武汉市城管委和市总工会支持下,成立“罗善善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同期设立“名师带徒工作室”。他以此为契机,系统性开展“传帮带”工作,每周二、四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实操研讨,每月开展不少于三次的实战演练。亲自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自制教学模型,将二十年来积累的设备维修、技术改造等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职工,并建立“手把手”教学机制,针对学员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

罗善善常说:“环卫行业正走向智能化、精细化,我们不能只凭体力,更要靠技术、靠创新。”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先后完成技术改进项目12项,为单位累计节约成本超50万元。截至目前工作室共培养技术学员200余人,其中8人成为核心成员,5人是他的亲传徒弟。徒弟赵国强、张文斌荣获“武汉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行业中坚力量。“罗善善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已成为环卫行业技术人才的“孵化器 ”,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他是勇于突破的“改革先锋”

面对环卫行业智能化转型趋势,罗善善主动拥抱新技术,刻苦学习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推动传统环卫作业方式向智能化、现代化转变。他还根据精细化作业和精细化管理实际,注重建章立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作业安全。

推动环卫智能化提高作业效率。2023年8月转岗至废弃物分拣转运中心后,他以“归零心态”投入新工作。白天跟进生产实践,晚上自学智能系统操作,研读设备说明书,虚心请教厂家技术员,利用休息时间拆解旧部件摸清结构。对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全方位优化,包括传感器安装改造、压缩系统流程优化等。在中控室熟练执行全自动操作,实现智能化精准控制。

经他优化的智能压缩系统,将原先人工压缩14吨垃圾需1小时的工作缩短至15分钟完成,效率提升75%。通过系统改造,设备综合维保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年均节约维修成本20万元以上。他从“新手小白”快速成长为智能设备的“明白人”,成为环卫工人向智能化转型的典范。

推动管理规范化降低成本。在担任环卫车队队长期间,针对环卫车辆油耗难以精准核算的问题,他深入一线跟车记录、分路段测算,摸索出一套科学用油管理方法。推动制定了《车辆燃料管理规定》《油料隔日审核制》《车辆维修申报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控非必要油耗,杜绝“跑冒滴漏”。同时制定《车辆安全行为规范》,定期组织驾驶员培训,及时排查隐患。

通过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车队运营成本显著降低,节约的资金用于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和改善办公条件。他所管理的车队十多年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事故。同事们评价说:“罗队长的‘严’和‘抠’,不仅是对公家财产负责,还是对我们安全上岗的保障。”中年大叔罗善善真正用实际行动实现了降本增效和安全运行的双赢。

他是勇挑重担的“橙色卫士”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罗善善总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展现环卫工人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带队成立10人保洁专班,负责移动公厕的日常清理与消毒。最多时每日抽运粪水10~12吨,最苦最累的抱吸粪管作业多由他亲自承担。在疫情最严峻时期,为方舱医院1500余名病患提供了必要的卫生保障,有效防止了粪口传播风险。工作20天后,他主动放弃轮换机会,坚持“功不成、人不退”。

2024年2月武汉强降雪期间,他连续四天四夜奋战一线,组建20人突击队,调配撒布机、雪滚车等设备,全力开展清雪除冰工作。清雪行动中累计撒布融雪剂 30余吨,清理积雪里程50公里,保障了数万市民的出行安全。

罗善善在多次应急任务中,都出色完成了工作,展现了环卫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

二十二年来,罗善善同志始终坚守环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的环卫精神。他从普通环卫工人成长为先进典型,从技术“小白”蜕变为技术“大拿”,变的是岗位与技术,不变的是初心与匠心。他以智慧赋能传统行业,用创新推动技术变革,用奉献书写责任担当,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完美诠释了新时代环卫工人的价值追求。

(长江云新闻记者 方宇航 通讯员 汪玉平 刘文婷 王越 摄影 肖敏)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