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房县:高粱红透酒香浓

云上房县  2025-10-22 09:53:28
分享到:

秋风拂过山峦,湖北省房县中坝乡的坡地便铺开了漫山遍野的赭红。糯高粱垂着沉甸甸的穗头,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像一群微醺的舞者,俯身轻吻这片养育它们的土地。空气中浮动着微甜的香气,仿佛连风都提前浸透了酒意。

中坝乡因水得名。獐洛河穿乡而过,历史上人们在此筑坝造田,形成了“上坝、中坝、下坝”的格局。河水滋养着两岸的农田,也铸就了中坝人“靠水吃水”的智慧。深秋时节,家家屋檐下挂起红彤彤的高粱串,院场里铺开金黄的麦壳,空气中弥漫着蒸煮粮食的暖香。中坝人总说:“水是酒的魂,坝上的水清冽,才养得出这般透亮的高粱。”

中坝大曲酒的酿造,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酒曲选用本地小麦与豌豆,加入母曲和山泉水;糯高粱则要经过“三次蒸煮、两次取酒”的淬炼。在扶贫车间的蒸汽缸前,中坝人将发酵好的酒糁一层层码入,边缘厚、中间薄,待白汽袅袅升起,才撒上麦壳,继续码放下一层。他的动作如抚琴般从容,仿佛在梳理岁月的纹理。

头酒滚烫辛辣,需接出七八斤后才得中段醇浆。刚流出的酒液清亮如泉,在桶中激起细密的酒花,一圈圈荡开,像时光的年轮。忙碌了一天的中坝人接过妻子递来的杯子,轻抿一口,眉头先蹙后展:“这酒啊,得像人一样,熬过烈性,才懂得回甘。”

中坝的村落名字里,藏着酒与土地的秘密。龙滩村因獐洛河水回旋成滩,寓意风调雨顺;三池村因坡地上三处蓄水池得名,如今池水仍浇灌着酿酒的高粱;宝石村曾有人开设“宝石店”,如今店里卖的是如玉般温润的美酒。这些地名如一首首无字的诗,将山河的馈赠酿进酒里。

新酒烈,陈酒醇。中坝人深谙“藏”的哲学:封存三年,杂醇消散,酯香渐生;五年以上,酒体丰腴如饱读诗书的老者。宴席上若端出一坛老酒,顷刻便会被分酌一空。酒液入喉,绵柔中带着山野的清气,仿佛把秋日的霜华、冬日的炉火都融进了胸膛。

偶有外乡人问:“这酒劲足,怎不上头?”中坝人笑道:“咱中坝的酒是粮食魂,醉人不醉心。”次日醒来,反觉神清气爽,如晨露洗过一般。

如今的中坝,仍延续着“种植+酿造+养殖”的循环:酒糟喂牛,牛粪肥田,高粱在来年秋天再次红透山野。村里建起可存酒20万斤的酒肆,白酒一条街的招牌在夕阳下摇曳,但蒸缸边的匠人依旧按古法撒着麦壳,如祖先般虔诚。

当秋风再次吹红高粱,獐洛河的水声里,依然回荡着蒸汽缸的轻鸣、酒花破碎的细响,还有中坝人舒展眉头时长长的那声叹息——这叹息里,有泥土的厚重,有流水的绵长,更有一杯大曲酒中,永不散场的春秋。

通讯员 汤谦博

一审:宋娥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

责任编辑 梅媚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