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咸宁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加速向新向智 做厚科创家底
围绕产业升级,咸宁高新区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在位于咸宁高新区的这家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内,产线高速运转,特种电磁线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湖北中科华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立超:我们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另一个就是汽车新能源我们也有在积极布局,是后面我们突飞猛进的一大板块。
该公司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物联网和无线充电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
湖北中科华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立超: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这个领域,而且我们已经成为了两个终端的核心供应商,因为我们的汽车最大的安全问题充电的时候发热,我这个ACR(交流电阻)阻力小了之后迅速通过,那效率提升,散热会变快,安全性有了保障。
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扶。随着产能扩大,不久前,企业新租了一栋厂房用于生产新能源车订单,新厂房与原厂房相隔一条马路,这给材料运输、生产线对接和人员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咸宁高新区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在厂房之间建立了风雨连廊,预计全年可帮助企业减少管理成本、运输成本400万元。
湖北中科华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立超:没有连廊,我要从外边走,这个叉车走外边是不受控的,我的安保系统要再增加,连接起来之后变成内部流转。
凭借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企业看准新能源赛道,找到新的突破口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
湖北中科华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立超:2028年年底我们预计到10个亿,跟现在的体量相比,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科华冶。
同样火爆的,还有十多公里外的这家小家电、服务机器人生产企业。眼下,迎来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创始人 周杰:今年的产值可能会接近一个亿,这几个月的订单会排得比较满。
该企业专注于家庭清洁类小家电的研发制造。几年前,企业经过调研发现:中国家庭的垃圾环境涉及到中餐烹饪和厨余等,清洁的一大特点是湿拖,面临的劳务繁重、频次高、耗时等问题,市面上并无这类产品。
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创始人 周杰:产品做大,你往上面去堆东西是比较容易的,但一个产品要把它做小,你要做减法,但是又要实现这些功能,怎么用更小的体积,更小的元件,去做出甚至更好的功能来,对我们设计的挑战是非常大的。
历时7年,企业突破水尘环流清洁技术“卡脖子”难题,成功研发一款节能、轻便且健康的洗地机,精准解决了中国家庭清洁的痛点,一经推出就受到欢迎。
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创始人 周杰:往今后去我们还会做像省水省电要求比较高的一些领域,像光伏,玻璃幕墙这些。
眼下,企业正谋划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立智能清洁新产品研发中心和高性能检测实验室,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创始人 周杰:我们是想最终能做一个类似于清洁产业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整个配套各方面也就起来了,用产业的发展思维去看它,我觉得这个是大有可为的。
围绕产业升级需求,目前,咸宁高新区的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已承担国家级、省级研发项目30余项,荣获湖北省科技奖18项。
咸宁高新区产业规划和科技创新局局长 宋晓霞:深化政务服务要素保障和财政金融支持体系,重点支持智能机电、新材料和大健康三大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深化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咸宁的模式,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咸宁高新区实现产业化。
产业铺路 游子与故乡的“双向奔赴”
今年,咸宁高新区依托乡情精准招商,大力度推进楚商、大学生等重点群体返乡创业。从政策支撑、技能培训到产业培育,咸宁高新区以政策为笔、以服务为墨,书写了一曲“双向奔赴”的发展赞歌。
电商直播间:只要您实付满了139块钱,那我们额外加赠到两包。
直播间里,工作人员卖力吆喝,电脑屏幕上销售数据不断跳动更新。随着双十一临近,位于咸宁高新区的这家数字经济直播基地,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基地负责人吴文渊,既要跟重点企业品牌对接,细化方案,还得提前做好各项预案。
湖北省言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 吴文渊:还是要把电信牵一条来,两条都是移动的也不保险,单一路出问题,我就用那个做备选好了。
今年7月,咸宁籍企业家吴文渊投资建设的直播基地正式运营,不仅填补了咸宁高新区数字经济直播产业的空白,也为本地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湖北省言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 吴文渊:入驻以来,新增直播间有5个,新增的线上GMV(商品交易总额)超过三千万。
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当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并深度融入企业成长的每一步。
湖北省言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 吴文渊:在整个我们入住的过程中,所有需要处理的事情,包括需要协调的事情,他们都是上门服务。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预计的是服务不少于50家我们家乡企业,创造不少于10个亿的线上GMV(商品交易总额)。
同样繁忙的还有几公里外的这家制造业,虽说才十月中旬,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的订单已排满。
湖北灵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明峰:一年大概3个多亿销售额,除了这边自己建的厂房之外,还租了两个厂房,就是为了满足订单的需求。
该企业主要研发和制造节能环保设备、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及相关配套产品。订单火热的背后是企业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在企业展厅里,说起一项突破性的技术,负责人兴奋不已。
湖北灵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明峰:用了这个设备之后,我们的中央空调的水系统,以前中国是每年这水要换一次,现在是十年只要换一次水,基本填补了国内空白。
返乡十年,企业从租厂起步,实现产值“0到3亿”跨越,员工扩充到300多人,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带动本地压力容器产业从“1家独苗”发展为“7家集聚”,形成强劲发展合力。
湖北灵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明峰:我们是两头在外,采购供应链在外,客户也在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企业能发展起来,说明营商环境好、区位优势好,每年帮高新区招几个项目进来,把我们的上下游都招进来,今年招了4个项目已经落地买地了。
此外,咸宁高新区还大力度推进楚商回乡、返乡创业、校友回归、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今年已累计吸引38名咸宁籍楚商回乡投资,签约金额80亿元。
咸宁高新区招商局局长 李博:我们要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楚商所关注的园区建设,以及优质的科创和政务服务,在这一块我们会加力做好,给楚商一个温馨的家园。
链式招商 助力一瓶水绿色崛起
近年来,咸宁高新区围绕食品饮料等五大主导产业,精心绘制“五张图谱”,按图索骥,精准填补产业链空白节点。
位于咸宁高新区的超漾生物科技(咸宁)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将在春节前迎来投产。
超漾生物科技(咸宁)有限公司负责人 晏明辉:一期、二期总共是计划投资两个亿,我们产值可以达到两三个亿,年税收可以达到千万左右。
该企业主要生产鲜泡青砖茶等饮料。赤壁青砖茶是咸宁的特产,以往,给人厚重的“板砖”印象。如何加快研发,走向轻量化、便捷化?速溶的青砖茶做成茶水分离的瓶装饮料还是一片蓝海,企业决定进入这个赛道。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超漾生物科技(咸宁)有限公司负责人 晏明辉:从2016年做到现在,我们差不多做了十年时间的研发,因为我们要实现茶水分离,要同时实现几个基本的要求和指标,通俗的话叫不可能三角,既要密封性好,也要打开容易,还要结构简单,还要成本低,还要自动化生产容易,还要不良率低。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逐步迭代,最终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超漾生物科技(咸宁)有限公司负责人 晏明辉:早期的研发,我们光试验模具我们都开了6套,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时间,一次次试错。
咸宁生态良好,水资源充沛,茶叶、桂花及中草药等原材料资源丰富。锚定打造世界级食品饮料生产基地的目标,目前,咸宁构建了“特色原料—精深加工—终端产品”的食品饮料全产业链体系。
超漾生物科技(咸宁)有限公司负责人 晏明辉:咸宁产业链是非常成熟的,那我们的采购成本肯定是能够有所下降,咸宁是处于华中的中心,到各个地方它的运输半径都有优势,整个物流这块,我们预估能够下降5%到10%的成本。
企业信心倍增,源于政府“一企一策”的精准赋能,在融资、用工、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
超漾生物科技(咸宁)有限公司负责人 晏明辉:领导对整个新项目的引进,包括工作的落地非常到位和细致,切切实实解决了企业发展当中,重资产投入的资金需求。
目前,咸宁已吸引600多个国内外知名食品饮料品牌落户,今年,全产业链产值预计42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章珩
咸宁台 赵卓 赤壁台 丁铮铮
通讯员 罗奇 骆端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