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里的“蒟蒻”,到底是什么?
提到魔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说蒟蒻,您知道是什么吗?蒟蒻其实就是魔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食用并种植魔芋的国家。今天,这个曾经藏在深山里的“土疙瘩”,早已跨越地域的阻隔,跃上全球60多个国家的餐桌。它是如何实现从乡土食材到“中国新特产”的华丽转身?
“蒟蒻”竟是大山里的“土疙瘩”?
总台记者 郭嘉:魔芋是乐山沐川县的当家特产,当地的村民都叫它“土疙瘩”。但是它还有一个更洋气的名字叫“蒟蒻”。
健身房顾客 王禹森:只听说过那个蒟蒻果冻,但是我具体不知道它的原料,魔芋是种食材吧,能做成一种果冻也是挺惊奇的。
每年四川乐山南边的小县城沐川,能产出20多种魔芋深加工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到了全国魔芋出口总量的40%,吸引了各个国家的外国客户来到田间地头参观。
魔芋二次大发现 健康需要造就的新特产
从山沟沟里的“土货”到风靡全球的健康食材,这些“土疙瘩”到底经历了什么,让它成了“中国新特产”?
总台记者 蒋林:魔芋是一款中国人喜欢的“中国特产”。魔芋的身体里,脂肪、淀粉、糖、热量,几乎“零存在”,蛋白质的含量也非常少,靠吃魔芋吃饱,就是吃了个“寂寞”。让魔芋在20世纪到21世纪开始被大家追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吃魔芋的这份“寂寞”。对于正在减重的朋友来说,魔芋就是非常好的代餐。
魔芋富含葡萄糖甘露聚糖,它是溶于水、吸水膨胀五十倍,它对肠道友好,又可以做到0卡路里,自此魔芋成了健康食品的优秀选手。
而自古就有魔芋食用传统的中国,在现代食品工业的助力下,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魔芋食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魔芋作为“中国新特产”实至名归。
一个“土疙瘩”的逆袭之路
过去,魔芋曾是饥荒年代的“救命粮”,为了饱腹,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为它脱毒。而如今,它却摇身一变,成为风靡全球的健康新宠。中国人的智慧与创新,如何让这不起眼的“土疙瘩”完成华丽转身,成为一系列的品类丰富的健康食品,并作为“中国新特产”走向世界?戳视频↑↑一起来了解。
从低脂食材到创意美食 解锁魔芋无限可能
当魔芋走上高级餐桌,它会变出怎样的魔术?又如何给味蕾带来惊喜?
提到魔芋,你或许还会想到减脂期的代餐:QQ弹弹的蒟蒻果冻,煮不烂的魔芋面,冲泡即食的膳食纤维粉。这些摆在超市货架上的健康小食,早已融入了不少人的生活日常。但在沐川,这个“土疙瘩”跳出了低脂食材的单一标签,在厨师的手里玩出了意想不到的新花样。
看这个,你猜它是鸡蛋吗?那是笋片吗?其实,弹嫩的水煮蛋,脆嫩的笋片,甚至这些诱人的山珍海味,全是这个“土疙瘩”变的魔术。在沐川,当地的大厨早就用这些食材做出各色美食,创造出了颜值不输高级餐厅的菜肴。来到这里,你能吃到一桌全由魔芋打造的“美味盛宴”。
看着是鲍鱼、虾仁,入口却是魔芋特有的Q弹;想着会有海鲜的厚重,入口却是低脂的清爽。没尝之前,谁能想到这些山珍海味,全是土里长的魔芋变的?这份骗过眼睛却惊到嘴巴的趣味,反而成了食客们来到沐川最特别、最有趣的记忆。
这份千变万化的背后,藏着的其实是当地魔芋产业的用心与智慧:不仅让乡土产品走出大山,更展现了中国食材的无限可能。从骗过眼睛的创意菜品,到藏着产业智慧的中国新特产,沐川魔芋用无数种模样证明:最朴素的“土疙瘩”,也能在创新中绽放,成为舌尖上的中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