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留汉”到“赴疆” 武科大原创话剧让两代学子隔空对话

长江云新闻  2025-10-19 09:02:08
分享到: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10月17日晚,武汉科技大学一场特殊的新生美育思政课在该校迎新晚会上演。舞台上,一部名为《百炼成钢 西北行》的原创话剧,将一段尘封近40年的校史鲜活重现:6名毕业生,44天,4100公里单车骑行,从武汉奔赴新疆,投身钢铁事业。

“一边是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生活,一边是贴合的岗位、无限的机会,我真的很迷茫!”话剧以当代毕业生面对“留汉”还是“赴疆”的迷茫与抉择开场,巧妙地引出了故事原型——1986年,武汉科技大学(原武汉钢铁学院)的6名学子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奔赴新疆八一钢厂。他们放弃了安逸,选择了一条在当时看来无比艰苦的路:脚踩单车,跨黄河、越秦岭、翻越乌鞘岭,最终抵达乌鲁木齐,将青春与所学献给大西北。

“假如是我,会选择去西北吗?”舞台上的时空交错,让历史与现实产生强烈共鸣。演员们富有感染力的表演,生动再现了前辈们在漫天黄沙中高喊“再坚持一下”的坚毅,以及手拿图纸、挥动铁铲建设边疆的豪情,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这部话剧由该校大学生美育艺术中心原创。据负责人韩序老师介绍,创作初衷便是为了发掘校史宝藏,传承独特的“钢铁精神”。为了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创作团队多方走访,专程拜访了当年赴疆的亲历者之一、后成为八钢设备首席专家的蒋文中校友,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我们不仅要还原历史,更要关照当下。”韩序说,“希望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引发当代大学生对于职业选择和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

从幕后创作到台前呈现,都凝聚了师生们的共同心血。参演学生、来自翻译2301班的刘亦翬告诉记者,团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排练,韩序老师既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又用专业的戏剧知识为表演把关,剧中创造性地融入了方言、骑行、攀爬等舞台元素,为话剧增添了活力。

演出当晚,现场反响热烈,并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央视频等平台同步直播,收获了“太励志了!”“我也要加入援助大西北的队伍!”“为我的母校自豪!”等大量在线评论。

“校史是最好的‘教材’,戏剧是最好的‘载体’。”韩序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剧,帮助学生们找准人生坐标,做出新时代的选择。(记者杨均 通讯员肖杨 赵文博 张艺轩 摄影王铭浩 高文帅 孙正恒 赵文博 视频王铭浩 编审刘波涛)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