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芯一号”上线周年交卷 鄂西北数字经济浪潮再起
今天(10月18日),在“国芯一号”智算中心上线一周年之际,竹溪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暨2025“国芯一号”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成功举办。该大会以“聚力国芯,智启新程”为主题,聚焦自主创新算力建设、区域数字经济发展、AI赋能产业数智化转型等核心议题,旨在凝聚发展共识,拓展合作空间,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硬件层面,“国芯一号”依托昇腾达芬奇架构与异构计算架构CANN,实现了多卡高速互联与端边云协同。竹溪县依托“国芯一号”智算中心打造秦巴山区数字经济高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期建设的50P全栈自主创新算力底座已带来显著成效,政务大模型上线推动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农业应用推出害虫智能问诊平台,文旅板块建成AI研学基地并开发虚拟导游系统。
签约仪式
此外,会上举行了秦巴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与竹溪县数字经济产业协会授牌仪式。竹溪县数字经济产业协会的成立,旨在搭建政企、企企沟通桥梁,助力县域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来自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数字能源等领域的14位企业代表上台进行合作签约。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 单志广
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围绕《“十五五”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新趋势》进行了深度分享,他指出AI大模型不仅是技术工具,更将深刻改变未来数字化发展和信息系统的底层逻辑,为行业发展带来创新机遇,在这一趋势下,算力基础设施正朝着分布式、中小型、近地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竹溪正申请将“国芯一号”规划算力扩容至650P,进一步释放算力潜能,深度赋能竹溪县重点行业的创新发展。政务领域将构建“智慧政务大脑”,政务服务线上办理率提升至95%以上;文旅领域将依托大模型技术打造AI伴游,提供个性化、沉浸式的智慧旅游新体验;农业场景上将构建起农业生产智能决策系统,病虫害防治及时率提升80%,农产品溯源覆盖率超90%,推动农业从“经验种植”迈向“数据驱动”。“国芯一号”的建成将释放强劲动力,为秦巴地区产业转型与增效创收提供“算得出、算得快、算得好、算得经济”的坚实支撑。
“国芯一号”智算中心
据悉,“国芯一号”智算中心将持续深化与华为等企业的生态合作,依托华为全栈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速竹溪县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推动鄂西北地区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长江云新闻记者 夏晓青 通讯员 杨晨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