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民国顶流到城市IP,武汉“名家论坛”讲述一家照相馆的百年“出圈”史

长江云新闻  2025-10-18 20:19:05
分享到:

10月18日下午,武汉图书馆报告厅内,作家、地方文化研究者王琼辉以“百年光影:品芳与武汉的时光印记”为题,带领观众走进一家111岁的老照相馆,聆听它与武汉共同呼吸、共同成长的岁月回响。

从1872到1914:武汉照相业的萌芽与品芳的诞生

讲座从武汉照相业的源头讲起。1872年,广东人在汉口回龙寺开设“荣华照相馆”,标志着摄影术正式登陆武汉。随后,“鸿图阁”“显真楼”等相继涌现。至清末,武汉已有13家照相馆,而1914年由李炳声在汉口民生路创立的品芳照相馆,成为其中最具生命力的一支。

“品芳”二字,取自“品茶闻香”之意,既有文人雅趣,又暗合创办人李炳声对品质的追求。招牌五字据说以纯金打造,店面四层,设备先进,很快成为武汉家喻户晓的名店。

技术迭代与城市记忆:品芳的百年双轨

在品芳的百年发展史中,技术演进与城市记忆始终交织并行。从最初的木质座机、黑白胶片,到后来的彩色冲印、数码摄影,品芳历经六代传承,不断推动摄影技术的本土化与艺术化。而比技术传承更珍贵的,是它作为“城市记忆容器”的独特角色。

从孙中山、宋庆龄、梅兰芳等历史名人的珍贵留影,到普通武汉人的全家福、结婚照、婴儿百日照,品芳的镜头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成长与团圆,更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与转型。它曾为《武汉画报》《湖北画报》提供大量珍贵影像,其作品成为武汉城市档案中不可或缺的视觉文献。

一张老照片,牵出百年影像情缘

讲座中,王琼辉分享了一个跨越百年的真实故事:一位西安杜姓老人,1925年在品芳拍摄了一张肖像。近一个世纪后,他的孙子杜先生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张印有“汉口品芳”标志的老照片。2015年,杜先生的女儿来汉读大学,一家人几经辗转,终于在2019年找到已迁至解放公园路的品芳现址,完成了“代际影像重逢”。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照片”,王琼辉说,“它承载的是一家人的记忆,也是一座城市与一个老字号之间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

老字号的未来:在传承中焕新,在坚守中前行

如今,品芳已被认定为“武汉老字号”与“湖北老字号”。面对市场冲击,它依然坚持技术为本、传统为魂,在数码时代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王琼辉呼吁,社会应加大对老字号的系统性保护,建设非遗工作室、老字号博物馆,让这些“活态历史”真正扎根城市肌理,成为武汉文化的一部分。

讲座后,观众们踊跃交流自己与品芳的故事,现场气氛热烈。随后,不少听众移步至现场特设的“品芳记忆”主题打卡区拍照留念。

本期讲座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市商务局支持,武汉图书馆承办,武汉市老字号协会与武汉品芳照相馆协办。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炜 通讯员 李亚茹 张祖悦 李芸 图片由武汉图书馆提供)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