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襄阳 | 南漳:冲刺四季度 实现全年红

长江云新闻  2025-10-18 18:44:40
分享到:

云上牧歌:奶产业串起“牛链条”

一头奶牛,串起一条产业链;一个智慧牧场,激活一方经济。在襄阳市南漳县,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不仅让奶牛过上了“智慧生活”,更以“链式思维”推动奶产业,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发展,形成产值超40亿元的“牛链条”,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在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内,巨大的转盘挤奶机缓缓旋转,奶牛在人工引导下有序登上转盘。工作人员完成擦拭、套杯、药浴等操作后,挤奶正式开始。

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挤奶工 尤玉芳:以前给牛(挤)奶,人工挤,很累人,现在你看我们这个全自动转盘挤奶机,牛自己排队上来挤完奶再自己下去,8分钟就能完成160多头奶牛的挤奶工作,效率高,牛也舒服。

目前,园区已配备两套80位和一套32位转盘式挤奶机,建成两座标准化挤奶厅。而智慧牧场的智能化还远不止于此。

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场长 田鑫成:在我们牧场,奶牛享受着“私人管家”式的智慧服务,每头牛都配有电子耳标,作为唯一的身份信息实时监测着健康与活动数据,并配备了德国进口的转盘式挤奶机,实现自动化作业并同步跟踪奶质源头保障品质。营养师通过精准饲喂系统,结合当地的原料科学配比,为奶牛定制专属的“营养餐”,全场中控系统智能调控环境,智能喷淋,通风与生物照明系统。

确保舒适宜居,奶牛甚至睡在恒温水床上。这一切智能化管理,共同构筑了奶牛的高品质幸福生活。

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是全亚洲科技最先进的智慧牧场、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是湖北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璀璨明珠。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南漳县环境安商、以商招商的典范。而闽商陈文,于2019年在南漳投资1.5亿元建设了君涵达植物提取工厂后,感恩于南漳良好的营商环境,又主动担当南漳“招商大使”,引进合伙人,追加投资了12亿元的云上牧歌项目。

云上牧歌(襄阳)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陈文:南漳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坚定了我追加投资南漳,引荐福建老乡来漳投资的信心。

随后,南漳县政府高效协同,不到500天,一座智能化牛舍便在九集镇金牛山拔地而起。目前,云上牧歌存栏澳洲奶牛7800多头,日产鲜奶130吨,直供武汉乳企。此外,“牛链条”向上游延伸,带动了饲草产业发展。为确保奶牛“口粮”,云上牧歌在南漳发展青贮饲料种植,建立3.5万亩牧草基地,吸纳37家合作社参与。

襄阳南漳县九集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许建军:当前,已在九集镇发展10家规模化经营主体,参与青贮玉米种植,总面积达到了12000亩,可以为云上牧歌提供稳定的青储饲料来源,从收割产量看,今年全镇青贮玉米总产量预计突破36000吨,产值1600万元。

产业链向下游拓展,推动乳制品加工项目落地。为解决鲜奶外运加工瓶颈,南漳县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云上有品”。

云上牧歌(襄阳)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陈文:云上有品项目5月17号正式开工,目前正在建设项目的一些桩基基础的施工,项目全面达产之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3亿元,税收1.3亿,带动就业900人以上。

“牛链条”不仅联起了产业,更联起了农户的幸福生活。在云上牧歌产业带动下,不少外出务工者返乡就业,44岁的华晓琴就是其中之一。  

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工人 华晓琴:一个月能拿到5000块,收入不比在外地差,每天下班骑上车,几分钟就能到家。

如今,南漳以云上牧歌为支点,撬动了青贮种植、鲜奶销售、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物流运输、乳制品加工、光伏发电、肉牛屠宰、牧场观光、教育研学等十大关联产业,真正实现从“单一养殖”到“全链增值”的跨越。

云上牧歌(襄阳)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陈文:我们通过订单农业、劳务用工等方式,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农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一条“牛链条”,串起了智慧养殖、全链拓展与联农带农的生动实践。在南漳,奶产业正以集群之势,奔向更加广阔的“牧歌未来”。

马牌轮毂:生产火力全开 打响“产销攻坚战”

在“冲刺四季度 实现全年红”的关键攻坚期,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火力全开,120余名员工加班加点冲刺订单,不仅如期完成三季度轮毂生产任务,更让80%的产品远销海外,用高效产销节奏为全年产值突破1.5亿元、实现“全年红”按下“加速键”。

走进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机器轰鸣作响,150台铣加工设备全速运转,员工刘君威穿梭在自己负责的机床之间,熟练地输入参数后,对轮毂进行雕刻、打磨和抛光。

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数控技术工 刘君威:主要就是负责13台这个铣床,铣加工,每天按照工艺流程把它做出来,差不多每天产量在30个左右。

而在公司二期铸造车间内,一台智能机械臂正精准将散发高温热气的轮毂毛坯,稳稳送入旋压机,经过自动化旋压工艺的锻造,轮毂的“钢筋铁骨”就此诞生。操作员杨凯在控制屏前,密切监控机械臂的运行参数,这一盯就是十几个小时。他告诉记者,虽然实现了全程自动化,但却对专注度和责任心有了更高的要求。

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加工主管 杨凯:机械臂需通过视觉识别系统精准锁定轮毂毛坯位置,误差需控制在尺寸范围内,操作人员需定期校准设备参数,确保伺服系统与PLC控制系统协同稳定性,由于高温等因素导致定位偏差,实时校准不可或缺,每个班次需处理异常系统报警,以确保产品的零瑕疵。

目前,是公司第四季度攻坚的关键阶段,全体员工正全力向年度目标发起冲刺。

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厂长 王伟:10月份以来,为了保证订单按时交付,我们实施轮班制,采取24小时“歇人不歇机”的方式加快生产进度。

据了解,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集轮毂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企业。目前,已建成涂装线5条、锻造生产线2条、铸造线1条,配备精加工设备130台,具备年产40万只轮毂的制造能力,80%的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共完成轮毂30万只,已完成全年目标的80%。基于当前的良好势头,公司正力争全年产值突破1.5亿元。

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厂长 王伟:截至目前,一期锻造车间聚焦高端定制化领域,稳产轮毂日均800只。二期铸造车间,瞄准规模化量产,日产突破1000只,按照这个进度,完全可以顺利达成年目标。

今年以来,南漳县锚定“冲刺四季度、实现全年红”目标,以重点产业突破带动经济整体跃升。截至9月底,重点产业合计完成产值213.5亿元,同比增长10.5%,超20.3亿元,为全年目标达成筑牢根基。各大产业的协同发力,不仅推动南漳县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升0.6%,更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襄阳市南漳县委书记 罗兴斌:我们将坚持把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作为核心抓手,一方面以“链式思维”做强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持续完善产业生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以“奋进姿态”攻坚项目,落实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工程化等“五化”闭环管理。总之,我们将坚定小块头也有大作为,小体量也有大担当的志气,力争经济总量早日实现50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张雪晶 李晓雨

南漳台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