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V瞰澴川,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孝感实践
金秋十月的澴川大地,稻浪翻滚与桂香萦绕交织成丰收图景,千年古建的飞檐翘角与现代高楼的玻璃幕墙相映出城市新颜。10月15日至17日,孝感市委网信办精心策划“网络大V瞰澴川”主题采风活动,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孝感实践”为核心主线,特邀湖北省自媒体协会旗下头部大V走进孝感,用镜头定格发展瞬间,用笔墨记录治理成效,全景捕捉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治理协同推进中交出的生动答卷。
文化赋能激活历史文脉的现代价值
简牍里的云梦,是镌刻在竹片上的中国记忆。拥有两千余年置县史的云梦,因睡虎地秦简被史学界誉为“秦律之源”。而云梦博物馆旁的祥云湾,则让沉睡的历史真正“活”了起来。这个累计投资38亿元的项目,迁复建113栋明清古建,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古建文化集群。青砖黛瓦间的非遗展示、云梦皮影传承人的现场展演,让市民与游客直观触摸本土文化根脉;餐厅里的云梦鱼面,则让传统文化变成可体验、可消费的生活方式。从“秦简圣地”到“祥云湾样本”,云梦以“文化IP—场景消费—产业共富”的三级跨越,破解了“县域文旅如何摆脱同质化”的时代课题。
乡村振兴探索共同富裕的基层路径
距离云梦县城仅15分钟车程的三湖村,两年前还是青壮年外流的“空心村”,如今凭借“花开十月”农旅综合体蜕变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创新采用“村集体+平台公司+市场主体”的“人民公司”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田园变景区”的双重转变。这一实践与孝感全市推进的“快递进村”工程形成呼应,目前孝感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通过“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产业升级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引擎
作为湖北重点培育的战略性优势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正为孝感注入强劲动能。楚能新能源孝感基地作为全球总部所在地,不仅是孝感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标杆项目,更肩负区域产业升级使命。其行业首创的“浸默”电池安全系统解决方案斩获工信部大奖,截至目前累计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60余项,申请国内外专利超4800项,成长为新能源领域创新标杆。
孝感高新区的发展更显产业升级深度。依托三线调迁军工企业起步,历经30年发展形成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6家,手握9块“国字招牌”,2024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63位。
城市治理绘就民生幸福的生活图景
胜利社区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孝感市孝南区车站街胜利社区居民的感慨,道出治理创新的民生温度。曾经的“三无小区”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共同缔造”模式,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
夜幕下的孝感更显治理智慧,“澴川渔火夜市”以110个小吃摊位、198个集装箱商铺撑起日均3万人次客流,带动1200人灵活就业,获央视点赞“最抚凡人心”;5公里外的槐荫河畔,《槐荫船说》以5D全息投影等技术演绎“董永行孝感天”传说,成为文化新地标。全长5.5公里的邓家河公园作为城市“绿芯”,为文明城市创建筑牢生态根基。
为期三天的行走途中,来自湖北省自媒体协会的头部大V们,将所见的鲜活数据化作有力注脚,把亲历的生动场景凝成直观画面,向粉丝们传递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局限于“北上广深”的宏大叙事与星辰大海,更在澴川大地的文化根脉、产业突破与市井烟火里绽放鲜活光彩。
(作者 吴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