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随州擂鼓墩:传奇三千年 盛世展新篇

长江云新闻  2025-10-18 14:25:34
分享到:

擂鼓墩,在地球上要放大一万倍才能找得到的一个小村庄,然而47年前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中国随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瞬间名震寰宇。这里正是随州曾侯乙编钟出土地,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南郊街道擂鼓墩社区。

如今,这里依托曾侯乙遗址、擂鼓墩古墓群、以编钟为代表的稀世文物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正在规划建设“以曾国王陵区为核心,讲述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曾国历史文化和礼乐文明”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而这,也正是当下炎帝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景区的重要内容。

“双创推动”,两大“国字号”加持,昔日王陵核心区,如今到底是啥样子呢?日前,记者深入遗址公园建设现场探访发现,这项集保护与发展,研学与游览,共创与共享于一体的新规划,正在擂鼓墩一带村镇社区创新推进。

目前,与遗址公园关联的随州博物馆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有青铜器王国之称的随州博物馆已经焕新开馆,这让人们对遗址公园未来愿景有了更多期待,而据介绍,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整体工程计划将于2026年建成,建成后公园内将拥有擂鼓墩考古遗址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展示馆、曾随文化展示厅、礼乐文化展示厅、考古科研工作站等多座文化景观。这既是对曾随文化、编钟文化的创见性挖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将成为随州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引爆点。

双节长假落幕,不少景区热度回落,但随州市曾都区南郊街道擂鼓墩遗址依旧“人气在线”。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冲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步伐,正为擂鼓墩社区带来双重惊喜:环境焕新、居民创业增收门路越来越宽,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环境焕新:社区颜值“大升级”,居民主动搞共建

最近,擂鼓墩社区七组的建设现场热火朝天——随州国投建工集团工作人员蒋伟带着工人,忙着修停车场、铺人行步道,绿植栽种也在同步推进。

“工程已经完成80%,不到15天就干出这进度!等林间小道绿化、草坪弄好,山顶擂鼓墩古墓群和山下博物馆一串联,游客去炎帝故里景区能少花15分钟。”蒋伟话音里满是干劲。

自9月起,擂鼓墩社区七组持续推进环境改造:599米道路硬化、两条石子路铺设、560米慢行系统建设、一公里道路刷黑……景区提档的红利,先惠及居民生活。过去,这个所谓的城中村被公认是城区的“老破小”村子,如今,社区路面洁净通家、房屋整齐美观,文化彩绘墙扮靓街巷;居民主动参与环境维护,有人还自费美化房屋,共建家园共创美好社区的意识在全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你看路面、墙面、屋面,全变样了!等5A景区成了,咱搞农家乐、小茶馆肯定火,创5A大家都有份,得一起动手搞卫生。”居民张加志笑着“盘”起未来打算。

“路修得这么好,还有跑步道能锻炼,环境没话说,老百姓都满意得很!”居民谢兰军也忍不住点赞。

随州市曾都区南郊街道组织委员刘萍表示,南郊街道以遗址公园建设和5A创建为抓手,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大力推动乡村发展提质,通过清洁家园长效机制发动群众,再把景区周边“断联”的村落串起来,实现“环境美”与“产业兴”双向赋能。

创业增收:从“穷小组”到“香饽饽”,文旅创业火起来

曾经的擂鼓墩社区七组,是社区里出了名的“穷小组”。多年来,村里尝试过种粮食、引进枣树林种植等等,但都因土壤、水源不给力,折腾几次都没啥成效。直到炎帝文化旅游区创5A,村里终于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机会,村民们都看到了未来的“新盼头”,创新创业的热情“蹭”地就升腾起来。

“现在依托5A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我们搭上“双创”快车道啦!打算围绕文旅文创、农家乐、私人饭庄酒店做文章,村集体收入肯定能更上一层楼。”居民蒋彬彬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搭上随州博物馆焕新开放、5A创建的热度,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擂鼓墩社区六组居民饶思的“大随小院”农家乐彻底火了,双节期间店里日均收入超6000元,这让初上文旅赛道的饶思信心满满!“去年简单改造后,能供游客休闲、吃饭,以后游客肯定越来越多,我们有信心把店越做越大!”饶思信心满怀地说道。

双向赋能:环境美+产业兴,未来更值得期待

为了帮居民把“创业想法”变成现实,擂鼓墩社区主动对接曾都区人社部门,筹备开展文旅创业培训;同时继续动员居民美化房前屋后,用“最优环境”迎接各地游客。

“下一步要动员居民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配合5A创建搞好周边环境,服务全国游客。从9月开展活动以来,居民从‘看干部干’变成‘自己主动干’,素质整体都提高了。”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洪伟说。

炎帝文化旅游区指挥部集中办公办公室副主任李莉介绍,炎帝文化旅游区5A创建工作锚定“创则必成、创则必优、创则必胜”的目标,作答省委、省政府“以炎帝文化和寻根节为牵引,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命题。“创建工作为随州文旅产业带来三大机遇,一是变‘流量’为‘留量’,未来游客停留时间会从1天延长到2-3天;二是破‘门票经济’,人均消费预计提升40%以上;三是促‘全域联动’,还能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发展。”李莉补充道。

从硬件设施“精雕细琢”,到软件服务“用心用情”;从文化产品“创新表达”,到配套建设“无缝衔接”,昔日“老破小”的擂鼓墩,正在用“软硬兼施”的招数,让社区“颜值”“内涵”双提升——既给游客带来优质体验,为周边居民带来更可持续的收入保障,也为随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雷少军 张燃 周科屹 通讯员 张杰 余运来 熊晓枝 编审 雷少军)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