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孝感工业“脊梁”挺起! “十四五”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

长江云新闻  2025-10-15 18:43:36
分享到:

10月14日,孝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聚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创新。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孝感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年均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交出了一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一、产业能级跃升,现代化体系加速形成

“十四五”以来,孝感市积极融入全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聚焦“4+2”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三五”末的15.7:39.2:45.1优化为13.4:41:45.5,制造业占GDP比重显著提升。2024年,孝感规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4,连续7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

在产业集群方面,孝感拥有1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8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孝感是全球最大的联碱生产基地、“中国纸卫品之都”“中国服装制造名城”;新兴产业“新苗成大树”——“光、器、板、材、端”等光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世界光谷”紧密协作区;未来产业“种子育新株”——楚能新能源、思朗算力产业园、“天问”机器人等一批高含金量项目落地,中国航天科创城、中国知谷、中部超算城正加速崛起。

二、创新动能澎湃,科技引领力持续增强

科技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孝感市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累计选派“科技副总”67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51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93项。

2024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3.3%,6家企业入围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市高新区入选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中部地区首个赛迪科创中心(孝感)建成运营,11家企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或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在关键技术上,全市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00多项,获资金支持1.9亿元。三江红峰“光纤位移传感器”获科技部重点支持,实现孝感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三、智改数转提速,实体经济焕发新活力

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孝感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技改投资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实施技改项目17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7个,撬动投资超1000亿元。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175家企业纳入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2家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104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全市上云企业达2520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692家。

智能制造示范效应显著,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73家,涵盖汽车、电子、食品、纺织等重点行业。

四、企业雁阵齐飞,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孝感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和龙头企业壮大工程,构建起“专精特新—独角兽—单项冠军”的雁阵梯队。

五年来,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1家,累计净增500家,总量达1689家。规模过亿元企业531家,占规上企业总数的33.4%。全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5家、独角兽后备企业44家。

五、绿色转型深化,低碳发展底色更亮

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孝感持续推进工业绿色转型。2024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累计下降20.47%,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省级绿色工厂50家、绿色工业园区1家。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70.03%,完成省定任务。化工园区实现安全统一监管、环境集中治理,守牢绿色发展底线。

六、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创新动力十足

“十四五”期间,全市金融系统全力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8月,工业贷款余额478.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81.4%。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部分工业贷款年利率低于3%。

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专项政策落地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6月,全市落地科技创新再贷款17.6亿元,带动技改贷款30.2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37.2亿元,引导发放碳减排贷款62亿元。

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共赢计划”实施仅4个月,已向18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近25亿元。

展望“十五五”,孝感市将以“敢、快、干,清、慎、勤”的作风,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注入更强动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峰 陈凯歌 通讯员 雷振林 李林)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