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银龄生活的 “诗和远方”
2024年,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等 14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 8 条工作举措,其中包括:扩大老年读物供给、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等,并确定由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统筹协调,由中国老龄协会推动实施。《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百姓课堂》总第324期,一起来关注“如何让阅读成为银龄生活的‘诗和远方’”。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达3669万人,但当前存在全社会对老年阅读需求重视不足、适老化阅读产品与服务供给总量及结构双缺、老年数字阅读设备研发缺乏政策支持、老年阅读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如何让阅读成为银龄生活的 “诗和远方”?高级教师、副教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全国总工会“阅读领航人”、湖北省“长江读书节”十佳领读者闻小红老师表示,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让阅读成为银龄生活的“诗和远方”。
点击收听音频
闻小红:
一说到阅读,可能有好多老年朋友都“有话要说”:“随着年纪的增长,视力越来越差了,看书早就力不从心了”;“咱都一把年纪了,还要阅读?有那个必要吗?!”
对于部分老年朋友的这种观点,我是这样看的:老年阅读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在身心健康的层面。阅读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思维活跃,缓解孤独感,促进身心和谐。人是需要交流的,交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说话,而有声阅读就是一项非常好的交流活动。尤其是老年人,因为子女们长大了、工作了,可能不常陪伴在身边,当我们没有说话的对象时,阅读就是不错的交流方式。另外就是精神生活层面。阅读可以丰富老年人精神世界,为晚年生活增添文化色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吸收营养,探究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再就是社会参与层面,阅读可以助力老年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推动代际文化传承。
我们不仅可以一个人阅读,还会邀上三五好友,共同分享,共同探讨,这个过程其实是很享受的。
有部分老年朋友觉得,年纪大了,视力不太好了,阅读有困难。这是一个现实,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或者缓解。比如:扩大老年读物供给:针对老年人兴趣与需求,增加适老读物品类与数量等等。当今社会,我们可听、可看、可参与的活动很多,目不暇接、良莠不齐。怎样选择适合老年人阅读的、有利于身心健康作品,值得探讨,更值得全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关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我觉得在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搭建更多优质数字阅读平台、丰富数字阅读内容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进一步优化老年阅读环境:完善社区、图书馆等场所的老年阅读设施与服务。
当今的老年人,他们大多经历过艰难困苦时期,也曾享受过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退休以后大多有很强的参与社会活动、展示自我的愿望。我身边的很多老人也想把自己阅读的快乐分享出去,例如有很多人就在网上“全民k歌”“为你读诗”等软件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作品,但有时候苦于字体太小、配乐的节奏不是自己想要的等等问题而不能尽兴、不能尽情发挥等等。但是我想,如果社区、图书馆、为老服务的公益组织等等能够为老年阅读者提供一些方便、做出一些改进,应该会非常受欢迎的。
我在老年大学任教的时候,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因为很多老年朋友再次走进课堂,首先就是想系统地学习年轻时缺失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其次就是我要学,我快乐;还有一点就是能够结交很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并且延续至今。
作者:闻小红
编辑、主持:田天
编审:唐登钊齐鸣 刘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