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孝感孝昌:1800万株杯苗产销两旺 激活乡村振兴“绿动能”

云上孝昌  2025-10-14 15:47:35
分享到:

进入秋季后,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的佰福园杯苗基地,1800万株杯苗迎来培育与销售的关键期。当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让不起眼的小苗木,蜕变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奏响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乐章。

走进佰福园杯苗基地,660余亩的苗圃里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数万盆杯苗整齐排列,绿意盎然。工人们穿梭在苗床间,熟练地进行剪枝、扦插作业,指尖翻飞间尽显专业;一旁的货车早已停靠等候,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培育好的苗木装车,即将发往各地市场。

“我们基地的杯苗品类有三十多个,总储存量在一千八百万杯左右。”孝昌县周巷镇佰福园杯苗基地负责人周汉林介绍,基地的杯苗主要销往随州、安陆、四川等地,市场认可度颇高,“行情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出十万杯左右的杯苗,销路非常好,根本不愁卖。”

在苗木产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品质是赢得市场的核心。该基地从枝条精选到苗床整理,从扦插深度到浇水时机,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以精细化管理为杯苗品质筑牢“防护墙”。

“我们一般安排‘上午分枝、下午扦插’,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枝条扦插的成活量。”周汉林详解基地的管理秘诀,“分枝时,我们都会选择芽点饱满的枝条;扦插的时候,严格注意方向不能颠倒,这些细节直接影响出苗的质量。在扦插前,我们也会提前做好苗床的松土、施肥和封草处理,为苗木生长打好坚实基础。”

过硬的品质,让基地培育的绿化苗、经济果苗不仅满足了本地造林、果园建设的需求,更赢得了外地客商的长期信赖。武汉客商周志星就是基地的“老客户”,每年都会从这里采购数万株杯苗。

“我这几年都在基地采购小苗,从几万棵到十几万棵不等,主要用于小区绿化。”周志星坦言,选择持续合作,正是因为“这里的杯苗品质不错,用着放心”。

基地采用的“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双赢。农忙时节,基地每天可吸纳300人务工,年均发放工资600万元,让村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就业增收。

“我感觉在这边上班挺好,每个月有3000块钱左右收入,照顾家里方便,每天上班也比较轻松。”孝昌县周巷镇佰福园杯苗基地工作人员王梅的话语,道出了当地务工村民的共同心声。

如今,孝昌的苗木产业早已突破“单个基地”的局限,延伸为“全域产业”。仅周巷镇,苗木种植面积就达5.5万亩,形成了从育苗、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年产值约4亿元。

放眼整个孝昌县,苗木产业更是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态势。全县苗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3万亩,年产值超10亿元,带动5万群众增收致富。一株株杯苗,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成长为推动孝昌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记者:王虹 通讯员:周阳

一审:王倩

二审:吴荣

三审:黄一阳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