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历史话剧《云梦轶事》成功首演!沉浸式秦楚史诗引爆国庆舞台

长江云新闻  2025-10-01 23:27:09
分享到:

由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精心创演的中国首部睡虎地秦简题材历史话剧《云梦轶事》,于10月1日在湖北剧院成功首演,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2200年的秦楚文明对话。

该剧由编剧高城、导演陈佳玮联袂打造,黄浩雯、夏艺奕、江柏萱等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通过“小人物史诗”的叙事视角和创新的沉浸式舞台美学,赢得了广泛好评,在国庆期间掀起观剧热潮。

剧情主线:禁苑三日与文明回响

公元前223年,秦楚淮阳之战一触即发,天下一统在即。安陆小吏“喜”在一块写有自己字迹的神秘竹简中,窥见未来的讯息。一场为将士祈福的“山鬼”祭祀,被执银印青绶的“异乡人”定为淫祀。喜与一群楚地百姓被迫踏入云梦禁苑,三日内必须寻得真正的山鬼,否则全员将被处死。

剧中三条线索交织展开:“喜”与“衷”展现秦人内部在律法人情间的抉择;“髹”与“小咸鱼”演绎跨越时间的相守;“枯茅”、“走”与“薜荔”则分别代表楚文化坚守、古郧遗存与融合新生。而“盒子”意象贯穿全剧,从首级之盒到文明之盒,最终升华为连接古今的“超立方体”,诠释着个体命运与文明传承的永恒主题。

舞台美学:创新装置打造沉浸时空

《云梦轶事》在舞台设计上突破传统框架,旋转舞台与多维投影精妙配合,再现云梦大泽的浩瀚景象。当长庚星在剧场穹顶亮起,星河流转,营造出独特的时空穿越体验。

剧中精心设计的巨大犀牛装置令人震撼,当犀牛在烟雾中缓缓现身,低沉的长啸声回荡在整个剧场,展现水泽的变幻万千。在“山鬼”祭祀段落,白色烟雾氤氲升腾,扮作山鬼的薜荔在朦胧雾霭中若隐若现,配以空灵鼓声与古老吟唱,将楚地巫风的原始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沉浸体验:打破观演界限的创新探索

演出在表演形式上大胆创新,彻底打破“第四堵墙”的局限。在“卜市”场景中,小摊贩穿梭于观众席间热情叫卖;戴面罩的“异乡人”与侍卫从观众席中悄然现身,缓步登台,其神秘气息瞬间笼罩全场;县令与侍从敲锣打鼓从观众席登场,其喜剧表现成为紧张剧情中的巧妙调剂。

尤为特别的是,主角“喜”在序章与尾声两次直面观众,发出跨越时空的问候:“现在,是2025年10月1日,我站在一个巨大的盒子里……”“你们好啊!”这种直接对话让观众成为戏剧的真正参与者,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沉浸体验。

人文共鸣:构建古今对话的情感桥梁

演出现场,当演员深情诵读“中国最早家书”中“黑夫、惊敢再拜问衷”的原文时,木牍上跨越两千年的牵挂与担忧,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一位带着孩子观剧的家长感慨:“孩子原本觉得历史很遥远,但今晚,他从这封家书中读懂了战争背后一个普通家庭的等待与牵挂,这比历史课本上的文字更加直观、更令人震撼。”

剧中精心设计的众多“历史彩蛋”,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不断发现惊喜。从“三丁抽二”的兵役制度到云梦泽的犀牛生态,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间预言到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的“五善五失”准则,这些基于考古与文献的艺术化重构,不仅增添了观剧的趣味性,更让观众在艺术享受中,真切地体味到文明演进里个体命运的温暖与坚韧。当主角喜在生死之际诵念“为吏之道”,原本冰冷的秦代律法仿佛被浸透了人性的温度,为现代观众推开了一扇窥见那个时代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的窗。

角色塑造:实力派阵容倾情演绎

首演中,黄浩雯饰演的县令史“喜”以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小吏在律法与人情间的挣扎,其从短剧顶流到话剧演员的转型令人眼前一亮。江柏萱饰演的“异乡人”(秦始皇)气场强大,在权力威压与人性孤独之间精准把握,成为剧情推进的关键支点。备受关注的越剧名家夏艺奕将于10月4日、5日登场,饰演楚女“薜荔”,作为连接秦楚情感与祭祀仪式的核心角色,她将如何以柔韧之力承载家国情怀,成为后续演出的重要看点。宋佳琦、闫海东、姚莉莉等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骨干演员亦贡献了扎实的群像表演,共同构筑乱世中的众生图谱。

文脉传承:践行文化强国使命

该剧通过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将古代简牍中的历史故事生动再现,让观众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正如总书记所言:“要更好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学习”,“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目前,《云梦轶事》10月2日至7日的演出门票正在火热销售中,观众可通过大麦、猫眼等平台购票,亲身体验这场不容错过的文化盛宴。演出结束后,观众还可凭票参与主演签售会,与当日主演面对面交流,获取专属签名,兑换限定票根,珍藏这份独特的观剧记忆。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岚)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