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宜都:返乡造盆景,他把树桩“玩”出“共富景”
金弹子虬曲苍劲、对节白蜡疏影横斜、蜡梅含苞待放……在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南桥村,“二哥盆景园”里错落有致的盆景透着雅致,而这些作品均出自园主胡贵银之手。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小有名气的“乡村盆景艺术家”,十几年前还是一名奔波于都市的打工者。
一念心动,打工者返乡造盆景
2010年春节,在外务工的胡贵银回到南桥村,偶然间看到山坡上历经风雨的天然树桩,一个念头突然涌上心头:“这不是最好的盆景素材吗?”彼时,乡村旅游正悄然兴起,胡贵银敏锐察觉到盆景艺术的市场潜力,当即决定辞去城市工作,回乡造起了盆景。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利用自家闲置土地,搭建起简易的“二哥盆景园”。起初园子规模不大,胡贵银却倾注了全部心血,每天扎进园子里,手持铜丝固定枝形、握着花剪修剪枝叶,将原本肆意生长的树桩,雕琢成兼具独特造型与深远意境的盆景。
指尖的忙碌中,他不仅完成了从都市打工人到盆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更让“二哥盆景”慢慢在当地小有名气。
踏遍山水,取经之路拓宽产业路
随着作品逐渐获得市场认可,胡贵银却清醒地意识到:“要让盆景艺术走得更远,必须突破个人创作的局限。”
为提升技艺、丰富品类,他踏上了“取经”之旅,向各地的盆景大师虚心求教,汲取先进的盆景制作技艺和养护经验。为寻找优质桩材,他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足迹遍布鄂湘赣的山山水水,先后引入金弹子、对节白蜡等珍稀品种。
十几年的坚持与积累,让“二哥盆景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最初单一的杂木盆景,拓展到花果类、珍稀树种等多个品类;从“埋头创作”到形成“寻觅素材-精心创作-市场推广”的良性模式。如今,盆景园每年制作销售盆景超1000盆,成为南桥村颇具特色的乡村产业。
带动乡邻,一盆景绘就共富图
“一个人富不算富,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的乡村振兴。”胡贵银的创业梦,始终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他不仅计划进一步扩大盆景园规模,打造集培育、展示、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盆景基地,更主动手把手传授盆景制作技艺,带动村里10余名村民投身盆景产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为拓宽销路,胡贵银还积极对接电商平台,探索线上销售新模式。从卖出第一盆盆景收入500元,到2025年销售额突破30万元,“南桥村盆景”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也让更多村民看到了特色产业的潜力。
如今,走进南桥村,“二哥盆景园”的绿意与雅致成为乡村新景。在胡贵银的带领下,一盆盆精巧的盆景,正串联起村民的致富路,绘就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的生动画卷……
通讯员 党艳秋 林韬
一审:向姝
二审:李华
三审:陈昱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