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聚楚天”工程提速 湖北1-8月进站博士后人数同比增长三成
博士后是最富创新活力、最具科研潜力的青年群体,是国家战略人才的后备军。湖北深入实施“博聚楚天”工程,激扬青年科技力量,聚力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2025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7号选手曹英豪展示了他和团队的新成果:全球首款光热治疗型消化道支架。它结束了过去食道和结肠发现肿瘤后只能手术切除的历史,将治疗费用从10万降低到2万。
2025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选手、湖北核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核心成员 曹英豪:支架就会把食管完全撑开,同时在重建消化道通畅性的同时,达到肿瘤治疗的目标。
曹英豪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后,现为武汉协和医院消化肿瘤外科医生。得益于有关部门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全方位的支持,这个项目已经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核光生物制药创新项目几天前刚在孝感揭牌,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AI驱动诊疗一体化平台。
孝感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涂江波:提供高效的政策支持,全力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近年来,围绕“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人才需求,湖北大力招引全球知名高校留学人才来湖北创新创业。对全球高校排名前150位或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自科领域优秀博士毕业生来鄂从事博士后研究,通过条件认定和择优评选每年资助100人左右,资助标准为每人40万元。湖北还通过举办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对大赛中评选的优秀留学人员给予最高60万元的奖励。并且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才,发放“楚才卡”,享受相应高层次人才服务。
湖北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 沈爱华:推动建立政府种子基金支持留学回国人才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从0到1”的突破,为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职称评审开辟“绿色通道”。
今年1-8月,湖北进站博士后1529人、同比增长32.3%。目前,全省共有博士后科研平台471个,博士后的身影活跃在卫星星座、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等科研攻关中,催生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王天宇 王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