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襄阳 | 襄州:外贸添动能 民生增温度 秋粮稳丰收
“四上”企业调研服务行 激活外贸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商务局始终把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核心工作,以“四上”企业调研服务为抓手,主动靠前、精准发力,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助推全区外贸经济稳健前行。
近日,在位于襄阳市襄州区经济开发区的襄阳天然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班加点赶制一批出口至缅甸的魔芋加工设备。
襄阳市襄州区商务局外贸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李兵:目前和缅甸的贝塔森林公司已经签了合作协议,用工厂的设备补偿的形式,换取它的原材料,使工厂的原材料的构建更加稳定。
天然星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食品进出口、魔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魔芋食品设备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科技企业。2019年入规后,在商务局扶持下逐步转向外向经济,但其发展始终受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的困扰。
襄阳天然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文理:通过商务局的引导下我们在国外建了基地,建了加工厂。国外的原材料比国内的一吨货要便宜一万块钱。
今年3月,商务局在走访调研时,又发现企业进口原材料面临资金紧缺难题,随即快速对接邮政银行,协助企业成功申请300万元信用贷款,及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襄阳市襄州区商务局外贸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李兵:我们和天然星这个模式,“走出去 请进来”。用我们中国的设备和技术,换取国外尤其第三世界东南亚国家它的资源,我觉得这个路可以在以后的服务过程当中去复制、去推广 。
同样深耕本土的生产型出口农产品企业——襄阳三珍公司,也在襄州区的支持下焕发新活力。历经 30 年发展,该公司已成长为集特色农产品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贸易、电商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今年年初,在襄州区扶持下,三珍公司投资 1 亿元盘活老厂区资源,将农产品出口与跨境电商结合,建成三珍跨境电商产业园。
襄阳三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闫毅:你比如说我手上拿的黑芝麻丸和我们的炒香芝麻,我们也是依托我们电商板块,现在在网上销售得非常火爆,所以通过电商产业园不但给我们自己的企业带来了一些销售的机遇,同样的我们也能孵化,也能带动更多的农产品企业,跟我们一起去探索这条销售之路。
目前,在襄州区商务局的扶持下,三珍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引进5家规上企业入驻,出口产品覆盖襄阳全域适合做跨境电商的优质农产品。与此同时,三珍公司还将位于韩国的海外仓扩容至 3000 平方米,商务局也同步指导企业推进湖北省海外仓认定工作。
襄阳市襄州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安东:我们联合金融税务等相关部门,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同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建立诉求交办清单制度,形成问题收集、交办、跟踪、销号的闭环管理流程,大幅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今年以来,襄州区商务局已组建3个调研服务小组,对412家企业开展“面对面”实地走访,收集企业反映问题450条,梳理出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融资贷款等领域的48项核心诉求。截至目前,7项问题已办结,其余41项正按计划推进,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襄阳市襄州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安东:下一步,襄州区商务局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一方面提升企业诉求办结率,确保尽快给企业一个满意答复,另一方面 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以更优质、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区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铁管家”上门解烦忧 社区养老更贴心
今年6月,襄阳市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推出“铁管家”家政便民服务,以“社区搭平台、能人来服务、居民享便利”的互助新模式,组建社区“能人”服务队,通过公益化、精准化服务,不仅解决高龄、独居老人生活难题,还让社区家政服务充满温度。
临近中午,住在同一社区的“铁管家”谢学会,正在为88岁独居老人史爱华烹饪午餐。
襄阳市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独居老人 史爱华:从9月1号来的,做的菜饭都蛮合口味,我吃的还蛮舒服。
史爱华老人是“铁管家”家政服务的首批受益者。子女常年在外,日常买菜做饭力不从心,想请家政又因价格高望而却步。当社区推出“铁管家”家政服务后,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了解老人需求,很快便和谢学会匹配成功。如今,谢学会不仅每天上门做饭,还帮忙收拾屋子,老人生活难题迎刃而解。
襄阳市襄州区铁四院“铁管家”服务人员 谢学会:之前我在家里带孙子有八九年,做饭也是我最拿手的,现在能帮到老人家做饭我也挺开心的,也能多一份收入。
铁四院社区是一个以铁路退休职工为主的老龄化社区,今年6月,社区联合襄州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吸纳有厨艺、维修等专长的居民组建服务队,以低于市场价5%-20%的价格服务特殊群体。
襄阳市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党委书记 黄兆旭:面对社区老龄化现象,我们特别引入“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理念,“铁家政”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能人接单,专人回访的机制,把便民服务从普遍走向精准,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可靠服务。
同样,80岁的陈书兰老人也通过“铁管家”家政服务找到满意的钟点工,钟点工不仅协助老人打针吃药,还负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
襄阳市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居民 杨珍珍:陈奶奶的身体不是很好,子女都在工作比较忙,有一个子女也在外地,家里面都担心她吃饭的问题,现在社区有了“铁管家”家政服务,有人照顾她的日常。
截至目前,“铁管家”已受理社区家政服务158单,涵盖家电清洗、维修、管道疏通、保洁、回收、搬家等服务,下一步还将增加红娘婚恋、陪诊助浴等特色服务,推动更多公益资源下沉,让“铁管家”成为社区治理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品牌。
襄阳市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党委书记 黄兆旭:我们引入“铁管家”家政服务以来,通过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也为辖区超过30户家庭提供了照护支持,有效化解了部分家庭“一老一小”的照护困境,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玉米抢收忙 花生迎丰收 科学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最近,襄阳市襄州区田间地头迎来丰收旺季。玉米田间,各类收割、运输和烘干机械正科学调度抢收入库;花生机械化采收高效推进,比人工采收效率提高10倍以上。科学护航,让农民们轻松实现增产增收。
在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的玉米种植基地记者看到,11台大型收割机和运输车分区域同步作业,收割、脱粒、秸秆还田、烘干等工序一气呵成,一周内两万多亩玉米将全部收割入库。
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玉米种植大户 秦子兵:今年就是天干,但是我们条件比较好,我们全部有滴灌喷灌,采取了抗旱措施,今年还可以,长势良好。
当地农技部门针对今夏高温干旱天气,提前部署抗灾措施,为玉米生产筑牢保障。
襄阳市襄州区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 孙付山:襄州区今年的夏玉米面积在90万亩,七八月份的高温干旱,对今年的玉米生产影响较大,但是我们采取了提水 滴灌等措施,加强抗灾管理,采取了“一喷多促”,推行了全程机械化,这方面技术对我们玉米生产有促进作用。
同样,在古驿镇肖世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200多亩春花生田里,花生摘果机、脱粒机、运输车穿梭其间,机械化采收效率比人工提高10倍以上。
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肖世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肖世文:目前一亩地是合到2000多元的收入,按目前这个长势,搞个800斤还不错。今年干旱之年,春播花生还是有保障,今天连夜给收完,一天基本上一个机械都在80亩到100亩,花生(采收)全部实现机械化。
截至9月底,襄州区预计抗旱到位、长势优良的60万亩玉米可完成全部收割;预计花生亩产稳定在315公斤以上,按当前市场价计算,30万亩花生可实现综合收益近6亿元。
襄阳市襄州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 刘志刚:我们针对当前阴雨天气,调度1万台收割机,抢晴战阴 ,全力抢收。充分发挥102个烘干中心(点),275台烘干设备的粮食代烘干 代储存服务。同时,抓好秋冬播作物的安种,为明年夏粮夏油稳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 廖云翔 张雪晶
襄州台 毛雷 徐登峰 曹浩 杨全有
通讯员 章衡 郭光理 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