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AI技术加持、“真实”病人问诊……武汉首届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教学大赛复赛举行

长江云新闻  2025-09-23 18:30:37
分享到:

“看似正常的心电图隐藏着什么‘刺客’?”“电视剧里‘抽我的血输给他’的桥段科学吗?”……这些疑难复杂的医学知识点,是怎么让医学生们融会贯通的?9月23日,一批“双师型”医务工作者,在武汉市首届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教学大赛上“打擂”。

本场比赛属于复赛第四场——临床医学赛道(医疗技术类),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武汉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武汉市第四医院协办。本场比赛共有32名选手参加,其中授课类26个、讨论类6个。选手涵盖武汉地区省部属、市区属大型医疗单位,包括超声影像、放射、输血等各学科,他们都身兼医学教师和临床医师双重身份。

据介绍,本场比赛的评委不仅包括武汉五家头部医院的资深“双师型”专家作为专家评委,专业涵盖病理、检验、放射、超声及神经心理学专业。组委会还从各教学医院推荐的优秀学员中,遴选了30位学员评委。专家评委与学员评委打分权重各占50%,实现对选手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的综合考量。

“课堂上既要讲专业技术,还要讲人文关怀、沟通技巧。”比赛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检验科的选手李虹泽把“病人”带入课堂,在诊断过程中再现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和情绪引导,将人文关怀的种子种在学员心中。他表示,HIV的检测和诊断对个人及其家庭影响巨大,必须极其谨慎,这对相关检验人员的检测技术、沟通能力都提出极高要求。

“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对麻醉危机事件的处置水平是麻醉医生的一项关键能力。来自武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的选手余晖将手术室搬上了讲台:在课堂上还原手术室的真实环境,通过模拟一场骨科手术中,麻醉患者突然出现肺栓塞的场景,引导教授学员进行准确地诊断和合理的处置,最终成功解除了“危机”。

余晖表示,这种教学方式在他们日常工作中也经常运用,可以让学员们能身临其境地体会真实的抢救过程,并通过复盘讨论最终提升学员实践水平。从教学效果和学员反馈的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也受到了非常广泛的认可。

本场大赛评委专家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王静教授表示,此次赛事的形式非常新颖,从专家和学员两个维度出发,有助于对教师的授课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推广。此次参赛的选手,都发挥出了很高的教学水准,授课内容既切合学员需要掌握的专业内容,也很强调医学中人文关怀的底色,给自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收获很多,也很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参与此次赛事。”学员评委柯文玥表示,各位选手的授课内容既有“干货”,也非常吸引人,既领略到了选手作为授课老师所具备的丰富临床知识和扎实功底,也体会到了他们所传递的学无止境的理念。

武汉市第四院党委书记、院长夏平教授介绍,该院始终将科教工作置于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核心地位,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硕士教学点,也是国内首个中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和湖北省首批住培基地。近年来,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现“量质齐升”,2024-2025年连续两年理论首考、实践技能考核达到双100%通过率,2025年本科教学考研录取率为58%,在江汉大学医院中考研成绩排名第一。

(长江云新闻记者 裴蕾 通讯员 杨京 陈梦圆)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