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宜昌兴山:药材变药“财” 致富有“良方”

长江云新闻  2025-09-23 11:22:35
分享到:

从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到如今的道地药材专业村,兴山县峡口镇黄家河村的华丽转身,离不开村“两委”的主动担当。聚焦长远发展,黄家河村“两委”带领村民深耕中药材产业,搭建完整产业链条,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乡村环境美化,培育出文明和谐的乡风,为乡村振兴绘就了生机盎然的新图景。

在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黄家河村药材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关成红仔细查看当归、紫菀、苍术的生长状态,这批长势喜人的药材将于11月开始采收。黄家河村地处大老岭森林公园山麓,年均气温20℃,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充足的光照和丰沛的水分为中药材生长营造出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但长期的分散种植与经营模式,让产业深陷“无规模效应、销售渠道不畅”的发展瓶颈。

在推进药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黄家河村“两委”始终以村民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村民反映道路不畅,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道路进行提档升级,解决运输难题。依托兴村公司,村里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收购村民的药材统一销售,为村民的收益兜底。同时,推出积分制鼓励村民参与投工投劳,形成“村‘两委’牵头、村民主动参与”的产业发展合力。

在突破规模瓶颈、明确发展方向后,村里的产业布局也持续升级。兴村公司建起药材加工中心,实现药材烘干与存储的标准化处理,还引进了市场主体打造苗木基地,填补种苗培育环节空白。一条涵盖“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正式成型,让药材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附加值高”稳步迈进。

(来源 垄上行 湖北台 兴山台 编辑 黄远 舒畅 编审 许蓓 监制 赵业勤)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