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本周:智能产业要的是“满天繁星”
长江云新闻 2025-09-21 19:46:10
本周,武汉光谷成立了国内首个聚合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会上,一位国内头部飞行器企业负责人半开玩笑说,“你们做汽车供应链的,哪天不想做了,随时可以干航空。”他说得其实挺有道理。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这些看似形态各异的产品,实则技术同源、链条相通、应用融合。比如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超70%的供应商来自其汽车产业链;东风马赫动力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发动机进入试飞阶段;小鹏则在去年底已经完成了飞行汽车的首次公开飞行。产业链集群作战带来的成本优势与技术溢出,正从智能汽车快速渗透至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
这两年,湖北的人形机器人的飞速发展也是一个“集群作战”的例证。目前湖北集聚了50多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覆盖整机、感知系统、“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环节。今年7月,湖北在链博会上搭建了全国唯一的人形机器人专题展台,向全国展示出一条完整、活跃、自主可控的机器人产业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如何在这一重要驱动中体现湖北力量。全国首个聚合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其中的“聚合”二字,正是湖北的回答。当下,湖北正在构建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以科技创新为牵引,瞄准前沿突破;以产业能级为基础,厚植集群土壤;以数字底座为支撑,筑牢基础设施;以场景应用为导向,推动技术落地;以人才引育为保障,激活创新源头。这不仅是一个发展框架,更是一套推动智能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领先”的战略路径。
智能产业的竞争,早已不是某一项技术、某一家企业的较量,而是整个生态体系的系统竞争。谁能够率先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形成“繁星满天”的集群效应,谁就能在这场智能革命中掌握话语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常江)
责任编辑 徐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