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荆州博物馆 拉美和加勒比使团大赞“楚楚不凡”
浩荡荆江九百里,巍峨楚天三千年。9月19日下午,多米尼克、阿根廷等17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30余名外交官组成的使团抵达四百年楚都——湖北荆州,进行为期三天的参访活动。
如果说有一处地方,可以完整把握楚文化传承发展脉络,那必然是曾被评为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荆州博物馆。使团参观的第一站,就选在这里,通过数千件历史文物,“触摸”楚文化的浪漫。
文物普查数据显示,荆州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3件(套),包括楚简、漆木器、青铜器、战国丝绸等。
博物馆内,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吸引了使团驻足,讲解员称之为“Symbol of Jingzhou(荆州的象征)”。漆木悬鼓上,双虎托凤、凤鸣鼓响的造型印证了楚人“尊凤”的信仰体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驻华大使馆代办托马斯·阿德里安·弗朗索瓦·罗贝尔·克莱德感慨:“楚人的想象力与工艺水平令人震撼,相信即将开幕的楚文化节能让我了解到更多的楚文化。”
荆州博物馆另一件“镇馆之宝”——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湿尸,也让使团成员产生浓厚兴趣。男尸身份为拥有“五大夫”爵位的遂,出土时不仅皮肤完好,32颗牙齿齐全而且牢固。专家从牙齿的磨损程度推断出遂死时约60岁。目前,这是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湿尸。阿根廷驻华大使馆随行人员布鲁诺·加利姆贝尔蒂频频发出“Is it true?(这是真的吗?)”的疑问,中国修复、保护和宣传历史文化的方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博物馆的文创区,外国友人们也是“买买买”不停。巴西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路易斯·卡洛斯·凯佩·诺盖拉给自己和妻子买了一对貔貅造型的文创产品,他说:“从这个纪念品的小孔里可以看到精美的兔子图样,我和妻子都属兔,所以准备把这件‘荆州礼物’带回家。”
近年来,荆州市先后投资150亿元,建设以中国楚文化展示区、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区为主要载体的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这也是我国当前唯一以保护、展示、利用、传承楚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功能区。
据了解,拉美和加勒比使团还将参加第二届楚文化节活动,呼应开幕式以“让世界看见楚文化”的主题。此外,国际友人们将走进古城、亲近长江,看荆楚非遗、品荆州美食,在烟火气中感受荆州的市井文化与楚风民俗。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蕊俊 黄晓萌)
